反正在这个离谱的传言里。
纪伯章给自己儿子代写文章,一写就是好几年。
甚至说他跟妻子没有在外面游山玩水,而是想方设法写文章呢。
最近不出去玩了?
那是想办法写几篇惊才绝艳的文章,好让纪霆中乡试第一!
听完这些传言,纪霆头一次感受到什么叫流言蜚语啊。
这么离谱的都市传说,怎么就到自己头上了。
这一点也不合理吧!
不对,这故事根本不能推敲好不好。
而且他爹在这故事里,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
不仅会写文章,还能押题!
有这个本事,他爹直接开个科举培训班好不好。
而他就是只会死背书的傻子。
靠着常年积累,才有了一点点本事。
什么小考可以考自己。
大考还要看爹。
要不要这么离谱啊!
其实这种传言,但凡跟纪霆纪伯章接触过的人,完全不会相信。
可这种传言能流传开,必然有其市场。
简单来说,就是有人信!
再离谱的事,只要有人信,那就别管真不真了。
毕竟说到底,纪霆的天才,确实决定纪家跟卓家以后的地位。
尤其是在卓家两个男丁都没考上秀才的情况下。
要说其他原因,那也是有的。
就是想看天才陨落。
这种热闹可不多见,故事越离奇,大家越容易相信。
尤其是纪霆这种尽人皆知的天才,如果他不是天才的话,那这热闹可就大了。
加上有人可以推波助澜。
各种离谱的谣言此起彼伏。
甚至分了很多派系。
其中一派就是,其实纪霆在国子监的文章也没那么好。
每个月都能得第一,就是首辅跟国子监祭酒想要推行新政,强行捧的他。
没看乡试的主考官,竟然是程首辅吗?
按理说做到首辅这个位置,都不用主持乡试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里面必然有阴谋!
阴谋论从古至今的市场都很大。
不是没原因的。
人们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并且加以传播。
国子监众人先是无语,然后无奈。
家人问起来,也帮忙澄清。
纪霆是什么人,他们心里没数吗?
他的天赋本来就高,这又不是骗人的。
再说了,就算考试能作假,课业也能吗?
可惜只有一部分人相信,其他人还是将信将疑。
“辟谣跑断腿。”纪霆无奈道。
他身边众人明显为他担心。
林丰宝跟齐三还在想什么。
万秀才袁秀才义愤填膺。
唯独田秀才开口就是:“这事不对劲。”
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大家早就知道田俊的性格,是个敏感多疑的,但也意味着他最能发现问题。
不过田秀才再看纪霆,发现他心里有数,也就松口气:“还是要找人商量商量,现在六月底,八月初九就要乡试,不能在这时候出问题。”
说到这,其他人才敏锐起来。
挑什么时候不好,偏偏在乡试前。
而且跟主考官扯到一起,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如果因此避嫌,那岂不是耽误纪霆的考试。
事到如今,主考官已定,那程首辅必然不会被换下去。
如果想要平息风声,最好的选择,就是让纪霆避让。
虽是捕风捉影,但科举这样大的事,难免会更加谨慎。
一旦谣言传得太广,肯定会有人极为相信,然后质疑科举的公平。
每个地方的乡试都极为重要,更何况京城。
若这里出问题,影响只会更深远。
纪霆自然知道这些,所以在流言出来第一时间,就让青竹同外祖说了此事。
不仅如此,他还请求去见祭酒,想要说明情况。
最重要的,肯定是要找到谣言的源头。
这却不是他能做到的。
甚至不是他外祖能做到的。
就连祭酒听说之后,也是上报到程首辅那里。
因为这件事,是有人想玩一箭双雕。
纪霆算是个添头。
重点还在程首辅那里。
如果真的被证实,纪霆的天才,是首辅为了推行新政做戏。
那重点还在他这吗?
肯定不是。
纪霆忽然想到他爹。
他爹当年,是不是也被卷入这种事里面,所以才被罢官的。
不要啊。
老子都这么走一遭了。
他这个当儿子的,难道再来一次?
纪霆肯定也不能坐以待毙。
就在谣言越来越广的时候,纪霆忽然出现在国子监一二年级的辩论赛上。
所谓的一二年级,也是纪霆喊出来的。
之前也都解释过。
这里的学生虽是秀才,但距离乡试还是差一截,故而今年不会参加。
他们的日常活动,还是照旧的。
比如这辩论赛。
辩论赛开始于宝泽九年。
当时的平民子弟跟贵族子弟在食堂争执。
有些平民子弟肚子里有学问,却说不出来。
纪霆就想了这法子,让他们没事辩论辩论。
地点就在食堂附近的园子里,这里原本就僻静。
因为辩论的人多了之后,国子监还专门修缮过。
不过纪霆本人很少过来,多数时间都泡在藏书阁。
今日罕见过来,让不少学生都有些好奇:“霆哥,你怎么来了。”
“霆哥好!”
“马上都要乡试了。”
身边有人拉了拉说话的人。
不要讲了。
最近的传言没听说过吗,朝中吵得特别厉害。
都说霆哥跟程首辅勾结,霆哥的第一,都是首辅特意安排的。
还说这些年的教育改革,除了让学生很累之外,别的没什么用云云。
总之一句话。
否定程首辅这些年做的事。
以及纪霆根本就是个骗子。
这些话大家当然是不信的。
朝廷上讨论时,多也是觉得这些话胡说八道。
但架不住声浪越来越大。
人家还说了:“民意如水,不可以不在意。”
而解决这些争端的最好方法。
便是让纪霆退出今年的乡试。
这样既能避嫌,也能按后面的人不再多说。
朝中有人立刻附和:“对啊,不过是再等三年而已,纪霆今年不过十七,二十岁考举人,也是很年轻的。”
“他要是感激首辅大人,珍惜大人的名声,就应该自己退出。”
“朝中改革不易,他应该聪明点的。”
纪霆父亲好友周大人立刻反驳:“为些莫须有的事,就要让他退考,难免有人说这是纪霆心虚,并不合适。”
“纪霆是否有真才实学,考试就知道了。”
“难道你们认为,这次乡试会有人作弊?有人能在天子脚下作弊?”
周大人说完,对方冷笑:“你不为程首辅的名声着想,也不为改革成果着想吗?”
“这种节骨眼上,还是稳妥做事得好。”
这话看似有理。
谣言那么多,牺牲一个纪霆,似乎就可以皆大欢喜。
可道理不是这个道理。
让无辜人的背锅,就是做事的方法吗?
周大人感受到无比愤怒,想要据理力争。
可外面却有人匆匆来报:“国子监吵起来了。”
“不对,是国子监的辩论赛,已经持续一个时辰了。”
一个时辰?
这有什么稀奇的。
那些书生吵起来没完没了的。
“是纪霆一个人,跟所有人辩论,已经一个时辰了。”
“期间他引经据典,把所有人都辩服了。”
???
谁?
纪霆?!
风口浪尖上的纪霆,又做什么事了。
而传话的人还道:“夫子们见监生们不去上课,就在问原因,知道缘由之后,现在也去辩论台了。”
“现在的纪霆,在跟夫子们辩论!”
???
国子监的夫子?!
那都是进士啊。
纪霆怎么可能辩得过。
说话间,已经有几个翰林院的大人偷偷溜出去。
这种热闹,不看白不看啊。
辩论辩经这种东西,既考验临场反应能力,也考验知识储备。
纪霆一个人,辩过一年级二年级的秀才就算了。
现在直接上难度,要跟夫子们辩论,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即使不听纪霆的,只听夫子们的观点,都会让人受益匪浅。
至于辩论的题目?
这反而是最不重要的。
更新于 2025-07-28 06:43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