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8 06:43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这些确保科举的公平性。
    京城这边不用多想,肯定从京官里面选。
    因为有回避的缘故,排除那些家里有子弟参加乡试的官员,也没剩几个合适的人选。
    加之国子监夫子对京城官员肯定很熟悉,基本能确定主考官大概是哪几个人。
    其中就有礼部的几个官员,齐三他爹齐大人也在名单当中。
    再接着,便是考试内容了。
    这些事考生们一般都知道,但夫子肯定要再强调的。
    乡试共分为三场,每一场都要考三日。
    八月初九到十七日,一共九天时间。
    第一场考四书义题三道,经义四道。
    差不多等于三天里写七篇四百到六百字的作文。
    第二场,试论一道,诏、诰、表一道,判词五条。
    这差不多为各项公文的格式,以及如何判案。
    读到现在,南正国律法肯定要熟练应用的。
    第三场,也就是最后一场了。
    试经、史、时务策五条,也是三日内斟酌写完。
    这就是五经,历史,还有时事评论。
    这些考试内容里。
    第一场为科举文章,最为重要。
    第二场前者公文格式为送分题,基本不能有错,后面的判词则是得分点。
    第三场则要看当时主考官的想法,看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为看中,还是对时事观点优先级更高。
    说到这,夫子就道:“提前押宝谁是今年的主考官,为的也就是这个。”
    知道谁是主考官,大约就知道他喜好。
    从而按照主考官的方向作答。
    当然了,你要是才华斐然,想按自己的写也行。
    但一般人不建议这么做。
    故而主考官是谁,也会决定乡试第一,也就是乡试解元是谁。
    说到乡试第一的时候。
    众人下意识看向纪霆。
    大家不是故意的啊,就是觉得,按夫子这样讲,其实谁是第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万一主考官不喜欢纪霆的风格呢,那不就完了。
    而且纪霆那风格,实在太过突出。
    这几年下来,不仅他的字有了个人风格,文章更是如此。
    主考官不喜欢怎么办啊。
    不怎么办。
    纪霆能做的,肯定是写好自己文章。
    再多的,他也不能做决定啊。
    事实上,朝廷派谁做京城乡试的主考官,也一直都有争论。
    以至于地方的主考官都已经出发,有的甚至已经到地方了,京城这边还未确定。
    京城情况复杂。
    便是乡试主考官,都有各种利益纠葛。
    现在主考官的人选有三个人。
    其一为代王。
    虽说今年乡试考生,也有王公贵族的亲眷,比如太后娘娘侄子阚文彦等人。
    但这种关系比较远的亲戚,倒也不用那么回避,加上他们是皇亲国戚,规则就没那么严苛。
    可这个人选一出来,大家就知道,他要是做主考官,肯定会为难纪霆。
    作为老贵族,老世家的姻亲。
    天然讨厌纪霆。
    第二个,则是翰林院周大人,同时在兵部任职。
    这位的身份不用多讲。
    不少人都知道,他跟纪霆父亲纪伯章走得近,至今也不例外。
    而他虽然公正,可贵族那边肯定不信,说什么都不要他。
    第三个,就是无奈中的选择。
    让程首辅亲自担任。
    一个乡试,让首辅担任,还是有些多余了。
    不过程首辅的想法,大家有些捉摸不透,这才是选他的原因。
    这位跟纪霆他爹的关系,大家都知道。
    就是因为有争执,那纪伯章才被罢官。
    即使知道首辅并不是真的厌恶那位,可程首辅不喜欢张扬的人,这点是可以确定的。
    有他在,纪霆那文章,必然要压一压。
    可程首辅又是教育改革的推行者,大概率不会压得太狠。
    左右拉扯后,程首辅反而是最合适的人选。
    双方都觉得,他应该会公平公正?
    看着朝中吵闹不停,程首辅干脆点头。
    不过他这个主考,只要看最后的考卷即可,其他事情并不会劳烦他。
    有了主考,剩下的人就好说了。
    齐大人也在名单当中,王公贵族那边,本来觉得他跟纪霆都是宜孟县的,还想把他弄下去,最后是首辅开口,这才保了下来。
    一个乡试主考官名单,都让人费尽心思。
    想来今年的考试题目,更是艰难。
    整个京城的考生,已经叫苦不迭。
    你们达官贵人们明争暗斗,干嘛把我们牵扯进来啊。
    我们就是普通考生而已!
    不少人都预测,宝泽十一年的乡试,将是题目最难,考生水平最高的一年乡试。
    毕竟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了。
    首辅都当了主考,这规格能低了吗?
    倘若纪霆能在这种情况下,还拿第一。
    那他们才是真的佩服。
    甚至有好事者,在黑市里开盘,压住纪霆是否能再得第一。
    可惜这盘根本没开起来。
    因为多数人都相信纪霆必然能得榜首。
    那是
    纪霆啊。
    人家在国子监多少年,就得了多少次第一。
    整个京城里,谁能比过他?
    阚文彦?
    还是朱家墨?
    又或者有个异军突起的天才?
    算了吧,反正他们不信。
    这种情况下,纪霆简直被捧到最高点。
    认真看来,并不是什么好事。
    代王跟荣王爷正在说话,看着下属郑沧的表情,冷声道:“你确定?”
    “属下确定。”
    “他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为何一回家,本事就上来了。”
    只有一个原因。
    代考!
    必然是他爹纪伯章的手笔!
    郑沧自然知道,他这话难以推敲。
    但没关系,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借口罢了。
    果然,代王跟荣王爷竟然信了这个离谱的理由,点头道:“把你的证据呈上来,本王自会定夺。”
    第75章 第75章辩论
    “听说了吗,天才学生纪霆的成绩有问题。”
    “什么问题?”
    “对啊,他能有什么问题。”
    “你们难道不觉得奇怪吗,他之前还是个纨绔,回老家一年,突然变成天才了,这合理吗?”
    如果这么说的话,似乎有点靠谱。
    还有白台州的人,说了纪家当年的情况。
    “他爹被罢官那年,家里日子过得很艰难,要不是有他这个天才横空出世,纪家情况只会更糟。”
    “还有他外祖家也差不多。”
    “纪家跟卓家,就剩下一个老头在官场上的,用不了几年就要致仕。纪霆的舅舅能力又平庸。”
    “不是他的话,这两家日子,绝对不会像如今这般。”
    家族是否兴盛,跟家中子弟是否有出息,关系很大。
    倘若不算上纪霆,那纪家跟卓家,确实很一般。
    只看卓家两个儿子,至今都没考上秀才,就可想而知了。
    但加上纪霆这个天才,这两家又是另一回事。
    毕竟谁都能看出来,纪霆前途无量。
    “尤其是他老家,不少人都觉得他家起不来了,想方设法欺负他们。”
    “没想到纪霆却是个天才,现在都老实了。”
    “所以说啊,纪霆是不是天才,对他们家很重要。”
    “已经有人告密了,说是纪伯章想要挽回家族声望,这才生捏硬造一个天才出来。”
    “而且他就这一个儿子,还不好好铺路啊。”
    生捏硬造?!
    这怎么造?!
    你想得是不是太多了,这种离谱的谣言,还有人信啊。
    一时间,关于纪霆不是天才,他的文章全是找人代写的消息传出来。
    传得越广,谣言就越“完善”。
    等国子监这边听说时,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说是白台州宜孟县的纪伯章纪榜眼被罢官之后,家族无以为继,他作为家族长房,便要想办法帮家族摆脱这种困境。
    几番思索后,极为聪明的纪榜眼便选中自己过目不忘的纨绔儿子。
    从当地的私塾大比开始包装他。
    一直到童试,考上榜首,都是他一路扶持。
    如何扶持?
    自然是纪伯章写出文章,然后让儿子去背。
    考试的时候直接默写便是。
    那如何知道考题的呢?
    自然依靠他平时的交际,以及押题的本事。
    不然当时白台州州学想要纪霆去读书,纪伯章他们为什么反对。
    但国子监的诱惑太大,只好让纪霆来了。
    在国子监的考试里,也都是纪伯章每个月都写大量的文章,让儿子去背,总能压中一些题目。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