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23节
首页
更新于 2025-03-22 16:40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比赛需要将身心都沉入其中,她脑子里现在没有任何与花滑无关的东西,风一样地滑行着。
    于谨与茱迪一起,在场边盯着她。
    第297章 jenny austen
    这次的第一组第一位出场的女单来自加拿大, 名字叫做jenny austen,今年18岁,跟丛澜同龄, 不过由于生日不好,比丛澜晚一年升组。
    她技术扎实但是有一点问题——个子过高, 现在已经快一米七了。
    与此同时, jenny austen的骨架并非是花滑女单选手普遍的小、轻巧, 而是偏向厚重、宽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对于需要做出三周跳跃动作的花滑女单运动员来讲,这是可以阻断她花滑之路的先天条件。
    大概正是如此,她将自己的基础技术练得很扎实, 也是难得的lz和f双对的选手。
    国内赛成绩前五, 最好的是去年第三, jenny austen的参赛经验丰富, 只不过她国际赛除了jr时期以外没有站上过领奖台, a级赛起伏不定,最好可以到第八名,最差到过世锦赛的二十三。
    孙娅然简单介绍了这位第一个出场的女单选手:“她看上去有点紧张, 在搓手, 这也是她放松自己的一个动作。jenny austen的滑行非常有北美特色, 是下了苦功夫的,但表演风格就有些独特了。”
    有时候不夸不是不想夸, 是找不到词来夸。
    孙娅然顿了顿:“她的技术很好, 每一个动作都做得相对标准。你能从中感受到她的认真。”
    【说了跟没说一样】
    【我来说, 这位姐可以说是顶着高贵国籍但是没有优待的罕见选手,她p分很干, 比沙漠好一点,大概就是摸着湿一点的沙子那种】
    【可能比我们的彤姐要差一点的那种】
    不是赛场上的所有欧美系选手都有充足的分数,都不被抓错刃,都被裁判放过,就像是大鹅在索契周期内主推娜塔莉和v、e,其他国家的冰协也是如此。
    没有人能把所有的高分都均分给自家选手,因为第一只有一个,能怎么均?
    更别说,有的选手与自家冰协关系不近、没有派系、教练组名声不显等等,原因各式各样,还有的就是自己的实力确实不太好,所以最后得到的待遇也是不确定的。
    jenny austen的技术动作很不错,但节目却是差点意思,有时候甚至会给人一种张牙舞爪的观感。
    她的关节不是很灵活,在滑行里对膝盖的运用可以说是差劲了,总有一种蹲不下去的感觉。
    但她的滑行是很流畅的,脚下的步法干脆利落。
    就好像舞蹈里面,同一个绞柱接撑腰的动作,有的人可以做得流畅自然柔美不失力道,还带有自己的风格;有的人确实完成了这个动作,也符合标准,但就是干干巴巴的,让人看着费力难受。
    褚晓彤哪怕早期的肢体动作再少,也能让人看出节目的美;但jenny austen不同,她很努力去做,却无法提升节目的观赏性。
    所以她的p分干涸,是公认的有道理。
    【属于裁判闭眼都没办法给高分的那种】
    【不过她技术是稳的,我很喜欢她的认真,那种感觉】
    【你说她的p分有没有水呢,这也不至于,但你说水了呢又看不出水在了哪里……】
    孙娅然:“她的合乐性不是很好,有些步法是没有卡在节奏上的。有点忽略音乐了。”
    很多选手都有的弊端,要么是对音乐不在意,要么是滑high了无法去配合。
    不是所有人都对音乐敏感的,能做成丛澜那样的,很少。
    第一跳3lz落冰不稳摔倒,跳接燕式出现扣分项定级为二,除此之外的技术动作倒是还好,goe加分不高,不过联合转和躬身转都定满了,接续步也是四级。
    【来了来了来了,技术回放到了】
    【好期待,这是我第一次对蓝莓以外的人如此期待!】
    位于比赛场的观众们,基本上也知道了wings的存在。
    他们的表现就是疯狂地鼓掌。
    “加油加油超棒的!”
    “快给我看数据!”
    “妹妹棒棒哒!”
    顺便给这位女单加油鼓劲。
    现场的jenny austen不是很懂为什么她比完了以后,大家给予的掌声会如此热烈,她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失误的委屈一扫而空,与观众致谢后,她滑到了场边,扑到了教练怀里。
    如大家所愿,wings新技术在花滑赛场上的优势所在,于jenny austen的短节目《堂吉诃德》里,首次展现。
    技术回放第一个动作是摔倒的3lz,在慢放过程里,画面左下角出现了三行数据。
    孙娅然:“最高点的高度是40.2厘米,远度2.44米,角速度最大为4.46弧度/秒。”
    角速度与转速正相关,也就是转速越快,角速度越快。
    每个选手的转速不同,自身条件也不同,高远度更是有差异,旋转时有些可能会做延迟转体、有些很快收紧、有些喜欢提前打开等等,不同的因素导致不同的结果,jenny austen的3lz数据是这个跳跃的,下一个3lz可能会与之有差异,这都很正常。
    但大体上,是与这个数据近似的。
    不可能出现她的3lz高度猛然提升变成五六十厘米,也不可能远度成为三米。
    所以参考价值肯定是有的,起码对于3lz这个跳跃是这样。
    【wowwwwww】
    【数据!实际的数据!】
    【爱死了,我已经能想象到这场比赛的腥风血雨了】
    【啊啊啊啊啊居然能蹲到官方给数据的一天!】
    虽然想过,也假设过,听到了孙娅然赛前简单提起新技术的作用时紧张过,但真的等到了这一刻,人们还是很激动。
    技术粉深挖规则和动作,为的不是好玩,是能够有理有据地分析选手们的技术实力。
    测算数据这点,很早之前就有人做了。
    日本的电视台还专门做过这样的内容,找了嘉宾来跳跃,测算她的高度远度等等。不过请来的不是知名运动员,而是一些同样在学习花样滑冰的人。
    还有从花滑从业者的跳跃数据,去倒推一线选手数据的。
    大部分冰迷没有这样的机会,最关键的是,说到底,他们想要知道的数据不是谁私下的训练、哪一个瞬间的跳跃,而是一场实实在在进行的比赛。
    比如年初的世锦赛上,丛澜的长短曲的每一个跳跃都是什么样的高远度,有着什么样的轴心。他们更想测量一场比赛,而不是丛澜的一个训练。
    可这是无法做到的,肉眼没有用,赛后不可能让人立刻上冰拿着尺子测量冰痕,也无法用专业的测算仪器摆在冰场周围收集数据。
    所以他们想尽了办法,找对比物、运用数学方法,试图去接近那个真实数据。
    以前很多人都估测过丛澜的3a数据,不只是冰迷,还有世界各地的教练组俱乐部,她3a从近60cm的高度,到一阶段稳定的60~62cm,再到66cm,现在有时候会出现的上了70cm,这个数据都是大家推测出来的。
    ——通过赛场周围的挡板、她一个跳跃跨越了几个观众席座位,再根据她所处的位置,从而得到相关数据。
    不精确,但足够了。
    江乐心她们在外遇到有人说丛澜跳跃不行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些数据。
    【我已经准备好了,这次蓝莓的跳跃滑行,将有精准的官方数据背书,以后谁再挑剔她跳跃,我糊他脸上】
    【掏出我的笔记本,准备记录】
    【还有路线图,以前都是姐妹们自己一点点抠出来的,这次直接生成!】
    这波是技术粉的狂喜啊!
    而且,这件事说到底不止是对丛澜一人有利,也不是只单纯的对兔子家瓜队有利。
    花滑选手的跳跃水平如何,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有些选手总被骂低空转速,有些被夸跳跃很高很远,但总是没有相关的数据支撑,凭借的只有眼睛。
    冰迷自己制作的数据表格又没有权威性,非要骂这是瞎算的,也站得住脚。
    因此引发的撕逼大战不知几何。
    这次,来coc参赛的单双人选手,将会得到他们本场比赛的实时数据,可以预料到,将会极大地方便众选手的赛后复盘工作。
    副作用可能就是冰迷会来凑热闹吧,外网已经有人开始知晓,coc有黑科技出现了。
    几十个散布全场的高速摄像头,经过四台电脑的计算和每帧画面的校准,由wings核心作处理,保证误差以毫米计算,从而得到数据处理后的结果。
    jenny austen,成为了wings功能之一的跳跃可视化在coc上进行披露的第一人。
    孙娅然:“阿克塞尔两周,高度34.3cm,远度2.07m,角速度4.29。”
    如果论跳远的能力,jenny austen远不止这个距离,她轻轻松松就能两三米朝上,但2a和三周跳不只要远度还要高度,又要旋转,所以寻求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高度远度以及转速,这才是最关键的。
    孙娅然:“后外结环三周接外点三周的连跳,第一个跳跃高度47cm,远度2.12m;第二个跳跃高度31cm,远度0.99m。”
    连跳没给角速度,所以她就没念出来。
    “其实勾手三周失败了,这个数据应该是不太稳妥的。不过她是落冰后摔倒的,右脚已经落冰了,我估计是按照这个来算的。”孙娅然补充道。
    给的数据不算多,但格外关键。
    一个跳跃的质量如何,难度进出是其一,高远度是其二,这次,全给了。
    甚至还帮忙计算了最大角速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谁谁转速快、谁谁转速慢。
    接下来,在其他人接连出场之后,观众们发现,原来他们以为的低空转速党并没有很低,在30-50cm的高度区间里,人家还可以排在上游。
    【好厉害啊,joule的2a居然能够有2.86m的远度】
    【我纳闷了,金敏的高度都能到54,为什么她总是3lo存周啊?她转速不慢啊!】
    【哇,原来27.1cm也能跳出来2a啊……】
    当第五个选手出场又离开,丛澜站在了围栏边,镜头拍摄前一个人出冰面时扫到了她,一瞬间,观众齐齐呼喊。
    “丛澜!!”
    “澜妹儿!”
    “女儿加油!”
    喊什么的都有,直播间也疯了。
    本来就很多人在蹲守丛澜,因为又提供了黑科技,导致人数倍增,中间一度卡顿不已,众人焦急着催促一定要确保直播顺利。
    好在这边早有准备,没有断掉信号。
    但丛澜出现在画面的一霎,仍旧由于刷屏和投礼物的人过多,导致页面直接卡到白屏,大部分人骂骂咧咧地退出,再提心吊胆地进来,生怕自己连不上网。
    【我无比期待,丛澜用数据说明她的实力究竟有多高】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