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8日
首页
更新于 2022-07-02 11:56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哐哐哐!”
    一大清早, 温迪就在院子里捣东西。
    “哐哐哐!”
    她伸手从石臼里抓了一把, 松开手谷壳混着米粒从空中跌回石臼。
    “可以, 脱谷完毕。”温迪审视着自己的作品, 满意地点点头。
    接着就是老一套, 用泡水的方式分开谷壳与米粒,谷壳扔掉,米粒留下。
    然后她抓了一把豆荚,将绿豆剥出来, 洗干净,米粒也淘洗几遍。洗完, 她将两样食材带回山洞里,在山洞里的火堆上架起石碗,灌入清水, 将绿豆冷水下锅。接着她进柴房搬来了一些木头, 添进火灶里, 用旺火将石碗里的水烧开,然后在石碗上盖一块木板,转小火闷煮。
    黑毛从睡袋里钻出个头,睡眼惺忪地问她在煮什么。
    “煮粥啊。”温迪兴奋地说。
    “要我帮忙吗?”
    “不用,你接着睡,等下还有得你忙呢。”温迪说。
    “哦……”黑毛就乖乖地躺回去了,浑然未觉温迪说的最后一句话有多严峻。
    绿豆要煮四个竹筒时, 她就在这段时间里跑院子里去干活, 把昨天带回来的稻穗拿出来脱穗, 利用竹筒开的小孔,把稻谷从稻杆上脱下来。因为这些水稻需要长期保存,因此还需要晾晒,晾晒时稻谷比稻穗晒得更快也更通透,不会有所谓死角,因此所有稻穗都得加工处理成稻谷。
    而且稻杆也有用处,稻杆就是秸秆,可以加工后作为粗粮喂兔子。
    天天做兔子专用口粮,拿自己能吃的东西给它吃温迪也很心疼啊……
    谷壳还能喂鸡。
    吃一碗饭抵得上平时吃三碗菜,首先饭很好吃,其次吃饭真的很饱肚子,昨晚温迪少见的只吃了一碗笋片就感觉到了“饱”。水稻这种食物实在太好了,以前到处能买还不觉得,经过亲自收割,亲自脱穗,亲自脱粒,亲自蒸煮后温迪才发现水稻是个好玩意,是个有用又珍贵的好玩意。她恨不得给它写三百首赞美诗。
    第一首,我与水稻,水稻,啊,我的母亲;它宛如……啊啊啊绿豆熟了!
    诗人温迪退场,厨师温迪登场,她飞奔回石碗边,挪走木板,将淘洗干净的大米加入绿豆汤中,再给火灶里添木炭,给火势添了一记猛料,由小火改为中火后,再重新把木板盖上。还得再煮三个竹筒时。她回到院子里,继续给稻谷脱穗。
    三个竹筒时后,她再次将木板挪开,碗里的绿豆已经煮得酥烂,米粒开花,粥汤浓稠。
    温迪拿了两块蔗糖,碾碎后加入绿豆粥,让高温将糖粒煮到融化,用木勺搅匀,装进两个碗里,这时才把黑毛叫醒,喊他起床吃饭。吃饭!她现在终于能理直气壮说出这个字了,没错,她端着碗里,就是货真价实的白米饭!粥饭的饭!
    黑毛不能理解她的兴奋,但他能够理解这碗绿豆粥有多用心。
    粥有些烫,得用勺子舀着吃,他一直端着碗,边吹边吃,这个动作无疑很累但他舍不得停。
    连温迪这种吃了二十多年米饭的人,几个月不吃,再见都要疯了,何况是黑毛这个从来没吃过米饭的人呢?他第一次吃到用米煮的粥,顿时对这种食材佩服得五体投地,它的口感怎会这么好!而且,大米的本味就有一种甜,越嚼越香,越嚼越甜。
    “大米确实是越嚼越甜,但你喝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你嚼到糖了。”温迪泼现实冷水。
    “那也是甜,而且我觉得,和蔗糖的甜不一样。我吃到的是米甜,一定是!”
    “米甜……下回你别把这两个字连到一起说,你吓得我没胃口了。”温迪苦笑。
    黑毛:???
    他没理解温迪的笑点,温迪也不想解释,败胃口。
    吃完绿豆粥她倒是想到一件事,“米酒好像也挺好喝的……我想想怎么做……”
    哎呀,这样一想,她要做的事情还不少呢!
    不过今天肯定不能酿酒了,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啊?还要出去?”黑毛洗碗的时候听见温迪的嘀咕,惊讶地回头,“去哪?稻田?”
    “稻子没收完,去是肯定要去的,但不是今天。”温迪提醒他,“你忘啦?今天要烧窑。”
    “烧窑?”
    “砖头阴干一个月,已经定型,可以入窑烧制了,就今天,刚满一个月。”温迪索性直说。
    黑毛恍然大悟,上次制砖至今已有三十天,他早已把温迪提过要烧砖头的事抛在脑后。
    温迪却记得,因为她把所有计划都写下来,每天要看,随时回顾。
    她一直挺信服一句话,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她做的许多事跨度都很长,如果不用笔写下来,要是记错了时间,很可能会毁掉她的成品。比如晒干货,早去和晚去,都容易出错,就得用笔写下何时晾晒,何时去取,才能收获最佳赏味期的食材。
    要做窑需要用到木头,她懒得带,就只带了两把斧头。
    和黑毛赶到隧道附近,在旁边找了几棵树,砍下后将树干搬运到了隧道中。温迪将铺在地上的砖头重新捡拾起来,堆叠成一个立体的造型,中空,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这样可以使这些定型的砖头有更多面积能够接触到高温,也可以防止因高温而凝结到一起,或者直接“长”在地上。
    各个小小的陶碟则是分别排开,保持一定距离,它们有底,和地面的接触面较小。
    然后温迪和黑毛开始封路,将木头砍下来,卡在隧道的顶端和地面,形成一面排列紧密的木栅栏,中间留出能够供人侧身通过的通道。接着用剩余的黏土糊在木头上,将木墙改造成土墙。温迪进入窑洞,将木头堆在入口旁,然后开始钉木头,继续用黏土封住这个通道的上端,直到使它由一个长条形的通道变成一个小口,只能使少量的空气进入。
    温迪在土墙外点燃一个火堆,烧了一阵,然后将一半燃烧的木炭由小口中投入,对面架起了木堆,将木炭丢进去后,也会将她预先铺好的木头点燃。然后她继续等待,感觉到小口对面不断传来灼热的温度时,将剩下的木头也全部丢进去。等它提高温度后,就会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温度范围了,而且,由于小口供给的空气并不多,所以里面的木头不会烧得太快,会燃烧很久。接下来她每隔一段时间就过来补充一次木头,就能使这个土窑保持长久的高温。
    她甚至考虑,烧窑的十几天里可以在隧道里睡觉,这小口不断传出灼热的温暖,简直像个暖风机。不过她没在隧道里待一会儿就感觉到喘不过气来了,她是在跟一堆火抢空气,虽然这里不会烧成无氧环境,但缺少氧气也够让她吃苦头了。
    一个人类是很脆弱的,在长期缺氧的环境里待着,很可能因脑供血不足变白痴。
    温迪知道在这荒岛上生病和受伤是可以根据时间“自动痊愈”的,白痴却不知道是否能包含在其中,而且,她也并不打算牺牲自己做这个实验。她怂了,和黑毛嘀咕了两句就赶紧跑路——他也不想留在这个呼吸不畅的环境。两人一拍即合,扭头就跑。
    跑出隧道后,两人几乎同时做了同一个动作:直起腰,大口呼吸。
    哇,爽。
    感受过真实的缺氧才能明白有新鲜空气该多幸福。
    黑毛对温迪说:“下次来送木头,让我来吧,我跑得快,把木头送进去我就出来。”
    “行。”温迪知道自己没他腿长,不跟他争,就为了较气把自己搭进去这叫有病。
    “好冷啊,回去吧。”黑毛摸了摸手臂。
    “你也会觉得冷?”温迪调笑他,笑完打了个哆嗦,惊讶地说,“还真是,怎么突然冷了?”
    她想了一会儿,觉得有可能是因为刚刚从一个高温环境跑出来,陡然吹到风,不适应。
    但是既然觉得冷了,那在外面吹风也没意义,要做的烧窑已经做好了,该回去了。
    该回家待着,她这么想。
    然后走了一会儿,温迪又自言自语说:“不行。”
    黑毛疑惑地看着她,他不会读心,不懂她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温迪说:“昨天的水稻还没收割完呢。”
    她今天一心想着要烧窑,居然把收割稻子的要事给忘了。
    “可是我们现在只有斧头。”黑毛提醒他。
    “那这样吧,你回去接,顺便帮我带一件羊毛衫来,还有,多拿些筐子。”温迪说。
    “你呢?”
    “我就不回去了,直接往草原上走,我记得路,不会迷路的。”
    “我不担心你迷路,我担心你。”黑毛把斧头给她,“你还是拿着这个吧。”
    温迪和他推让一番,输了,只好点头接下斧头。
    黑毛又说:“我看这里还是太冷了,要不然,你在隧道入口旁边等我,不会太憋,也不会冷。”
    “多谢你考虑周全,不过我没有那么脆弱。”
    温迪想了想,伸手拿走打火石,又从地上捡起一块比较大的木头。之前她和黑毛分解砍下的树木时,只带走用来做木栅栏的树干,很多树枝还有树根则留在了隧道外,她捡起来的就是一部分树根。她安抚黑毛,“这样吧,等我到了稻田旁边,先用这个点火,边烤火边等你,这样你放心了吧?”
    “那你一定要……”
    “你赶紧回去!”温迪推他,实在被唠叨得受不了了。
    好不容易把黑毛送走,她扛着斧头在大草原上漫步。
    说来真搞笑,她才走到一半,居然被带着一堆空筐子,柴刀,还拿着羊毛衫的黑毛追上了。
    “我还以为你到了!”“你飞过来的?”二人异口同声。
    “衣服给我。”温迪抓过羊毛衫赶紧套上,“谢谢。”
    草原上没树,风比隧道附近的冷多了,她没走多久就开始后悔,为了面子才支持到现在。
    结果就是只苦了她自己,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应该就是指温迪本人。
    黑毛发现她嘴唇都冻紫了,自告奋勇接下收割稻子的任务。
    温迪不跟他抢,他在田里收割,她坐在烧起来的火堆边烤火,等黑毛收割了分量足够把带来的筐子全部塞满了,就交接任务,由烤暖和的她继续收割稻子,黑毛则负责带着这些装满稻穗的藤条筐回家。等他跑回去,再将空筐子带来,正好温迪也收割了很够分量的稻子,又能将这些藤条筐装满,这时天色不早,也可以准备回家了。
    然而稻田里的稻穗还剩下不少。
    “明天又要再来一趟。”温迪小声说,“这回应该是最后一趟……”
    “不要紧,来几次都没关系,我陪你。”黑毛痛快地说。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