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2章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8 07:24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李修远小心地牵着顾笙的手,在院子里慢慢散步。
    顾笙脸上还带着白日里热闹留下的红晕,精神看着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胃口也开了。
    晚餐时难得没有反胃,还吃了小半碗饭。
    晚风轻柔,吹拂着顾笙额前的碎发。
    他低头看着自己已有些明显的小腹,忽然停下脚步,侧头看向李修远。
    眼神里带着一丝所有怀孕之人都会有的好奇与忐忑,轻声问道:“相公……你喜欢男孩,还是哥儿,或是女儿?”
    李修远也停下脚步,转过身,双手自然而温柔地覆上顾笙的手。
    他的目光深邃而柔和,如同此刻温柔的暮色,凝视着顾笙的眼睛。
    “只要是我们的孩子,是你辛苦为我孕育的骨肉。”
    “男孩也好,哥儿也好,女儿也好,”他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爱意,“我都视若珍宝,一样疼爱。”
    顾笙对这个答案似乎并不意外,但眼底还是漾开了甜蜜的笑意。
    他轻轻晃了晃李修远的手,带着点不依不饶的娇憨:“不行,你得选一个。”
    李修远失笑,将人更紧地拥入怀中,下巴轻轻蹭着他的发顶,温热的呼吸拂过耳畔。
    他认真地想了想,声音里带着无限憧憬和温柔:“若一定要选……那就哥儿吧。”
    “嗯?”顾笙仰头看他。
    李修远低头,在顾笙光洁的额上印下一个珍重的吻。
    他低语道:“生一个像你的哥儿。”
    “眉眼像你,性子也像你,聪明又坚韧……看着他,就像看着小小的你在我身边长大,多好。”
    顾笙的心瞬间被这甜蜜的话语填满,脸颊绯红。
    他将脸埋进李修远宽厚的胸膛,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只觉得腹中的小生命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爱意。
    晚风里,只剩下紧紧相拥的两人和满园静谧的幸福。
    第125章 第二!
    当天傍晚。
    当杨亦斌提着顾笙赠予的片皮鸭回到家中, 还未进门,那独特的烤炙香气便已飘散开来。
    晚饭时分,当色泽油亮、皮脆肉嫩的片皮鸭被端上桌。
    配上薄饼、甜酱、葱丝、黄瓜条, 杨家人尝过之后无不惊艳。
    杨父难得地多夹了几筷, 连连点头:“这京都烤鸭,名不虚传,皮酥肉嫩, 酱香浓郁,好!”
    杨母更是赞不绝口, 尤其喜欢那面饼裹着鸭肉油脂的丰腴口感。
    她一边细细品味, 一边问儿子:“斌儿,这鸭子是在何处买的?当真是好吃。”
    “过两日我回娘家看望你外祖母,想着也买上一只带回去, 让老人家尝尝这京都的新鲜物事。”
    杨亦斌颇有些得意地报了店铺地址:“就在城西梧桐巷尾, 铺名叫‘京都烤鸭’。”
    “生意好得很, 听说口碑都传开了,去晚了可不一定买得着。”
    杨母用心记下, 盘算着回娘家的行程。
    这小小一只鸭子,借着杨亦斌的分享,其美味之名又在杨家的亲朋圈子里悄然传开。
    京都烤鸭的口碑和名气, 便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渐渐在这京都之地变得广为人知。
    五月中旬,李家终于收到了李修远的家书。
    当李倩展开信笺, 看到二哥亲笔所书的“顾笙有喜”四个字时。
    先是惊喜地“哎呀”一声, 随之和大家分享了这个消息。
    李母眼眶忽然便红了,连声道:“好!好!祖宗保佑!”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短暂的欢欣过后, 那远在京都的距离又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心头。
    她眉头不自觉地蹙起,忧心忡忡地念叨:“京都那么远,就他们小两口自己。”
    “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亲人在一旁照应着,这孕中反应、饮食起居可怎么周全?”
    “修远到底是个男人家,粗心大意的……”
    一旁的李倩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家书,坐到母亲身边柔声宽慰。
    “娘亲莫急,二哥信中不是说了嘛,让我们安心。”
    “您想啊,二哥待二哥夫如珠如宝,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定会把人照顾得妥妥帖帖。
    “况且哥夫身边还有张良、左云、赵阿婆他们帮衬着呢。”
    “信里都提了,说二哥夫胃口渐好,精神头也不错,您就放宽心吧。”
    李母听着女儿的话,又细细回想信中内容,这才稍稍舒展了眉头,轻叹一声:“但愿如此……列祖列宗保佑他们平平安安。”
    转眼六月,熏风渐暖,蝉鸣初噪。
    顾笙腹中的小生命已安然度过四个多月,原本平坦的小腹如今已有了圆润可爱的弧度。
    衣裳下微微隆起,孕态十足。
    李修远待他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宠得愈发厉害。
    哪怕只是顾笙在廊下多站了一会儿,李修远便紧张地过来搀扶。
    看书时腰后必定塞着软枕;便是想吃点零嘴,无论酸梅蜜饯还是时新果子,李修远都亲自去寻来。
    这份无微不至的呵护让顾笙心中甜如蜜糖。
    可看着案头那些书,再看看窗外日渐西沉的日头,他心头又不由得泛起一丝焦虑。
    “相公。”
    这日黄昏,李修远下学归来,手里又提着一包红艳艳的樱桃。
    献宝似的递到顾笙面前,“刚在东市老刘头那儿买的,说是今早新摘的,极甜,你尝尝?”
    顾笙拈起一颗放入口中,果然酸甜多汁。
    他咽下果肉,却忍不住嗔怪地看向自家夫君:“是很甜。”
    “可是……离乡试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多月了呀!”
    他秀气的眉尖微蹙,“你每日下学,不去温书,反而跑东跑西替我搜罗这些零嘴作甚?”
    “这些事,让张良或是左云去办不也一样妥帖?”
    “再不济,铺子里伙计也能跑腿呀。”
    自从烤鸭生意红火起来,顾笙便物色了一处地段优越、空间宽敞的新店面。
    店里陆续添了好几位帮手,统一由张良打理着。
    李修远却浑不在意地笑笑,拿起帕子自然地替顾笙擦拭指尖沾上的樱桃汁水。
    “他们挑的,哪有我挑的合你心意?”
    他语气轻松,眼底却是一片不容置疑的执着,“关乎你的事,再小,我也想自己来。”
    “看着你吃得开心,我心里也踏实欢喜,比枯坐背书舒畅多了,况且,”
    他凑近顾笙耳边,压低声音带着点欢愉,“给咱孩儿寻摸好吃的,难道不是为父分内之事?”
    顾笙被他这番歪理说得哭笑不得,心里那点焦虑被他满眼的宠溺和理所当然冲淡了大半。
    只得无奈地戳了戳他坚实的胳膊:“你啊……歪理一套一套的。”
    “我是怕你分心……”
    “放心,”李修远握住他的手,十指相扣,语气沉稳而自信。
    “该读的书,该做的功课,我心里有数,一日未曾懈怠。”
    “只是照料你和孩儿,亦是我头等大事,耽误不了什么。”
    话虽如此,随着乡试之期日近,连带着林清羽也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这日午后,天气有些闷热,林清羽邀了顾笙去城郊香火鼎盛的慈安寺上香。
    寺庙古朴,掩映在苍翠古木之中,檀香的气息随风飘散,带来一丝宁静。
    顾笙在林清羽的搀扶下小心地下马车,孕肚已让他行动稍显笨重,但眉宇间却是一片平和虔诚。
    “清羽,多谢你想着。”
    顾笙扶着后腰,对林清羽感激一笑。
    林清羽执扇轻轻为他扇着风,温声道:“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乡试在即,我们做夫郎的,也只能在神佛面前尽一份心意,祈个平安顺遂了。”
    他目光柔和地看着顾笙微微隆起的腹部,“也为你腹中小家伙祈福。”
    两人并肩步入大殿,殿内庄严肃穆,高大的佛像宝相庄严。
    他们请了香,在蒲团上虔诚跪拜。
    香烟袅袅,顾笙双手合十,闭目默祷,心中所求唯愿佛祖保佑:
    一愿腹中孩儿康健平安,二愿李修远乡试顺遂,得偿所愿。
    他身旁的林清羽,亦是神情专注,默默为赵明轩祈福。
    上完香,又在寺中清净处略作歇息,感受着佛门净地的安宁祥和,两人心中那份因乡试临近而起的浮躁也渐渐沉淀下来。
    临别前,顾笙又特意在寺中供奉的送子观音像前恭敬地多拜了几拜,这才与林清羽相携离去。
    时光飞逝,转眼便入了八月。
    京都的暑气虽未全消,早晚却已透出丝丝凉意,空气中隐约浮动起清甜的桂香。
    李修远白日里愈发勤勉,夜晚有时候哄完夫郎后还会在灯下继续伏案疾书。
    将白日所思所学一一梳理成文。
    顾笙看在眼里,既心疼又欣慰。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