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7章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8 07:19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是有人泄题在前,不能怪人家这么想。
    人之常情罢了。
    “这一处,我有些不明白。”
    王子书看着他俩,“要是你有空,能帮我看下吗?”
    姜宁给卫长昀递了个眼神,便拿起一边的干果,梅子的酸甜味道在口腔里散开,胃里的不舒服,瞬间散去。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卫长昀看了一眼书页内容,“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此句若在策论中,便要以……”
    四书五经,对于考生来说,是必备的书籍。
    要说字面意思的理解,大多学生都能参悟,然而要化用到八股、策论和经义中,会用者少数。
    姜宁听卫长昀说了几句,便觉得脑袋疼,主动抱着瓷罐,躲到一边去,看周庚和赵秋在忙什么。
    两人正在讨论酒楼的事,见他来了,又问他意见。
    姜宁咬着梅子,腮帮微微鼓起,“……”
    “难得放假,你们可以歇歇的。”
    到底是谁要在放假的日子,讨论工作啊?
    姜宁陷入沉思,难道是前阵子,他太急着把酒楼的事处理好,给大家的错觉?
    可是,在镇上时,他可不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忙。
    不营业的牌子,挂得比谁家都早。
    “中午吃什么啊?”姜宁环顾一圈,只有小小和小宝跟他一样闲,忍不住问:“我有点想吃凉粉凉面了。”
    外面街上虽热闹,但隔了一条巷子和几道墙,姜宁声音不至于被淹没。
    他一问,其他人停下手里的事,看了过去。
    表情不一,但除了卫长昀,多有惊讶和诧异。
    姜宁笑得无辜,指了指肚子,“他也想吃。”
    卫长昀看着他的表情,莫名就想起了其他人还未进京时,有一晚姜宁忽然想吃烙饼。
    那时的神情,和现在一模一样。
    第205章
    “还得是凉粉凉面,要是再来一碗冰粉就好了。”
    姜宁心满意足地放下碗,轻轻摸了摸肚子,觉得没有什么坎过不去了。
    夏天就是得吃凉菜,才算真正的过夏天。
    卫长昀替他拿走碗,又给他端了杯水,“要是想吃,可以做改良版的,街上那些饮子,有和冰粉差不多的。”
    闻言姜宁抬头看他,“那是水果捞,不是冰粉。”
    水果捞是水果捞,冰粉是冰粉,坚决不能混为一谈。
    卫长昀边答应边往厨房走,在门口时停下,“还要再拌一碗吗?”
    姜宁摇头,“不要了,有点点撑。”
    吃的时候不觉得,这会儿感觉都要堵到嗓子眼。
    卫长昀:“……”
    “太撑的话,靠着椅子坐,让胃缓一缓。”
    姜宁低咳一声,知道是自己自找的,乖乖答应,坐着就不动弹。
    卫小小坐他旁边,拿着扇子给他扇风,“宁哥哥,冰粉是什么啊?水果捞又是什么?”
    她一问,其他人也看过来。
    脸上都写着好奇。
    姜宁哎了声,有些诧异。
    难道他从来没说过吗?
    “冰粉就是一种滑滑软软的东西,夏天加上玫瑰酱、干果碎和红糖水,再来一点冰块,特别好吃。”
    姜宁一想到冰粉的口感,就忍不住遗憾,他实在是想不到能怎么做出来。
    卫小宝听得咽口水,“井里的陶罐能有冰,可以做冰粉吗?”
    赵秋和王子书、朱红虽然好奇,但知道姜宁没做,那就说明暂时还做不出来。
    不然这么多年,姜宁不可能还藏着掖着。
    “暂时做不了。”姜宁不哄他们,照实道:“哪天能做出来,第一碗给你们尝。”
    卫小宝点头,给姜宁杯子里添了水,“好。”
    他现在是大孩子了,要懂事,不能再吵着要吃糖。
    “宁哥儿,明天我和子书出去一趟。”赵秋看向姜宁,“我们打算给家里捎一封信,得去一趟渡口。”
    进京大半个月,除了刚到那天,托人捎口信回去报平安,到今天都还未再写信回去。
    算算时间,这会儿捎回去,下个月中旬能到。
    姜宁笑了笑,“你们有什么事要办,该去就去,记得跟家里说一声就好,不然见不着人,又不知道去哪了,会担心。”
    赵秋:“知道的。”
    “不会让你们担心。”
    王子书起身,把其他人的碗都摞到一起,“你们要不要也写一封回去?”
    “其实,二爷挺惦记你们的。”
    姜宁一怔,下意识往厨房看,不意外地对上卫长昀的目光。
    其实,他们一家人都到了金陵,在镇上和村子里的牵挂少了许多。
    可再少,那也有他们惦记的人。
    朱红会惦记姜富贵、姜万贯,哪怕早就不怎么往来,那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
    卫长昀会想到杨二爷、严肆和私塾里的老师。
    姜宁自己也会想起戚大叔、邻居叔婶,还有村子里帮衬过自家的叔伯婶娘。
    “那我们写了,明天早上给你们,一并带过去。”
    “好啊,我们也不赶最早的时辰,去渡口一日来回够了。”
    -
    申时二刻。
    卫长昀换上官服,准备入宫赴宴。
    坐在一旁的姜宁手里拿了一本书,抬头看着他,“我以为皇上宴请百官是一个虚词,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去,原来真的是百官觐见。”
    卫长昀转过身,理着袖口。
    “往年自是不用我们去,今年特殊,赶上科举,我与齐兄、李兄都要去。”
    姜宁哎了声,好奇道:“所以这个宫宴,实际上也是一个结识人脉的机会。”
    卫长昀不可置否地点头,“嗯。”
    真是弯弯绕绕一堆,想不明白。
    姜宁心里腹诽,打了个哈欠,“那你应该能碰到温公子。”
    “应该是可以。”卫长昀理好袖口,“要是明年,就不一定能碰到。”
    姜宁盯着他领口,招了招手。
    “为什么?”
    卫长昀走过去,弯腰低头凑近,抬起下巴,“因为五品以上官员是在殿内,我们在殿外的御园里。”
    姜宁给他理了理衣领,白皙的手指,在红色的官袍间轻微翻动,“之前是谁说,要努力升官的?”
    “眼下怕是不行,官司缠身。”卫长昀垂了垂眼,“先保住命再说。”
    姜宁瞥他一眼,“你倒是看得开。”
    “跟你学的。”卫长昀等他撤回手,才站直,“惜命。”
    姜宁忍俊不禁,伸手推了他一下,“谁要听你说这些话,赶紧去赴宴吧,卫编修。”
    卫长昀握住他手腕,“夜里别等我,先睡,还不定什么时候能结束。”
    “是说宫宴,还是别的?”姜宁问得直接,“要是宫宴,我便等等,不是的话,那你这不到明早,怕是回不来。”
    卫长昀认真地看他,“我也不知。”
    傅老虽把事情告诉他,可也仅仅是知道。
    去礼部从未带过他,所有信息,他都是从三位老师那里知道。
    “那就祝你此行顺利,夜里回来的话,可能有烧烤等你,要是明早回来,就给你煮一碗猪脚面。”
    姜宁摸摸他脑袋,“去去晦气。”
    卫长昀挑眉,笑而不语,“天底下,也只有你敢这么说了。”
    姜宁不在乎道:“反正只有你知我知,在你面前都不能说真话,那我总不能梦里说吧。”
    “晚上约了谢姐姐,还有苗哥儿他们一起烧烤,可不闲着。”
    “是,一点也不闲着,让我好生羡慕。”
    卫长昀这话倒不是故意说的,而是的确羡慕。
    比起去宫宴上应酬,倒不如在自家院子里,喝酒、吃烧烤、闲聊来得自在。
    小两口一句接一句,腻歪了会儿,卫长昀才终于走出房间,往宫里去。
    -
    入宫赴宴,不是一件轻松事。
    宴会上,不仅有朝廷机要的官吏,上到首辅、尚书、大学士,下到侍郎、寺卿、少卿,还有王公宗室。
    每一个人拎出来,都能掀起不小的风浪。
    碰不到还好,若是碰上了,一句话得在脑子里过三遍,仔细斟酌后才说出口。
    少说多听,是最有简单的应付办法。
    但有时候不得不说,比如上级问话,你是接还是不接?
    不接,得罪人。
    接了也不一定能不得罪。
    连敬酒一事,都有门道在里边。想完全做个透明存在,几乎是不可能。
    其他人都这般,身为新科进士的卫长昀三人,更不可能避得开了。
    卫长昀在宫门口与齐时信、李平峥碰面,一块往宫门里去。
    今日千秋节,城内巡逻严了许多,生怕有人借此闹事。故而宫门处检查较往日也多了几道,身上物件都要一一查验。
    “明年我们应当不用来了吧。”李平峥看眼前面的队伍,悄声道:“突然有些想念馆阁的笔墨味了。”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