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背着手,也没见拿锄头镰刀的,我喊了声他也没理。”赵秋疑惑,猜测问:“他不是来你这吧?”
上次姜宁在老根爷家里闹了一出,把他家的喜事给搅黄了。
这段时间村里都在说,铁柱叔心智不全,娶不到媳妇都是老根爷做的孽,报应在孩子身上。
闲话是背着人说的,可哪有不透风的墙,早就传到人耳朵里了。
赵秋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宁哥儿,你——”
姜宁冲他安抚地笑笑,“没事,这一阵我也不怎么出门,出摊和去地里都有长昀一块。”
赵秋点点头,有伴就行,别落单到时候挨顿打。
姜宁把花生捞出来,放在一边晾着。
他走到卫长昀旁边,背对着赵秋,没出声用口型说了句“别担心”,才道:“差不多了,你拿面团去盆里洗,就搓吧搓吧,跟洗衣服一样,别散开就行。”
空气安静了会儿,锅里油滋滋地响。
卫长昀眉头微蹙,不确定问:“……洗面?”
姜宁“啊”了声,“对啊,洗面。”
赵秋看过来,一脸怀疑,“面一洗,不就散了吗?还能吃啊?”
姜宁挑眉,“不仅能吃,而且还好吃。”
口感滑腻,清爽可口,加上配菜一拌,绝对夏天必备的小吃。
第70章
面团揉好了,放在盆里用布盖住,醒个一盏茶的时间,才能开始洗面。
灶上的凉面还蒸着,炸花生和油辣椒备好,用碗倒扣盖起来,等着一会儿吃的时候再揭开。
夏天蚊子多,不得不防。
食物要是不干净,吃了容易拉肚子。
姜宁从厨房出来,又拿帕子擦了擦脸和手,“阿娘,小菜你切好了就放碗里,拿布盖着。”
朱红答应了声,拍拍小宝朝碗里伸的手,“玩得手脏,不能这么拿吃的。”
小宝嘿嘿笑了声,飞快跑开,“那我去洗手再来帮忙。”
跟在姜宁后面出来的赵秋见状,逗小孩玩,“是帮忙还是偷吃啊?”
小宝更不好意思了,直接躲进了堂屋里。
一旁的小小捂着嘴笑,仰着脸问朱红她可不可以帮忙。
朱红说家里馋猫不止一只,这儿还有一个。
“你家这院子,打理得可真好。”赵秋打量着那几丛花,紫色和红色的,叫不上名字,但攀在竹篱上,却很好看。
姜宁听见他的话,走到木棚下面,“你要喜欢,等会儿挖一株带回去,就贴着院墙种,要不了多久能爬满墙。”
“这么好养活?”赵秋好奇道。
“去山里时挖的,无人照看都能养活,何况还有人照料。”姜宁铺开一张粗纸,旁边放了两根炭笔。
赵秋正打算问他要做什么,就见卫长昀走过来。
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地就把话咽了回去。
卫长昀擦了擦手,在姜宁旁边站定,“工匠那边问过价和工期,算上要用的砖,得三两银子。”
姜宁换算了一下,人工费是二百一天,有两个师傅,得做五天,那就是二两银子。
想不到四百块砖,竟然要一两银子。
难怪只有镇上的人才盖得起砖房,一间屋子得不少砖呢。
“那还行,要是砖不够,再添一些也无妨。”姜宁拿起旁边放的木尺,之前去王木匠那儿做的。
木尺不复杂,要不是为了尺寸精准些,自己都能做一把。
“嗯,只是砖得从村外拉进来,得多跑一趟。”卫长昀想了想,“还是盖在后院吗?”
姜宁弯腰在纸上开始打草图,“不了,得换个地方,毕竟加上了浴房,要是盖在后院,不安全。”
平时招贼不说,要是晕过去摔了或者睡着,喊了人都听不见。
“那盖在哪?”卫长昀左右看了下院子,只有厨房旁边那一块,之前是打算拿来种花的。
卫家的房子,进了院门正对着是堂屋和一间房,左边是姜宁的屋子,挨着厨房,右边是卫长昀的屋子,挨着木棚。
鸡圈就搭在木棚这边,只有厨房那边还空了块地方。
姜宁抬头往院子里看了看,“就厨房旁边那儿,离得还近,提热水方便。”
离厨房进打水方便不说,要是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把厨房和浴房连通,做一个类似炕的取暖墙。
冬天洗澡时,只要在厨房生火,热气就能过去。
效果肯定不如暖气,那聊胜于无,总比冷冰冰的要好些。
至于茅房那边,他想好了,去山里挖一点兰花,在周围种一圈,再问问陈大夫,哪些草或者灌木能驱蚊,也种一些。
“嗯。”卫长昀点头,往厨房看去,“时间差不多,我过去把面洗了。”
“要用一个新的盆,放个大半盆水就行,那团面你就用力揉,跟搓小宝衣服一个劲儿就差不多。”
姜宁仔细交代,“最后洗完那一坨面留着,等会儿跟着一起蒸。”
那可不是废掉的食材,是拌凉面凉皮不必可少的面筋。
不过各地吃法不一样,西北那一片儿比较放面筋,西南这边只有靠近那一带的才放。
卫长昀挽好袖子,点点头,“嗯。”
等卫长昀走了,赵秋才凑到桌边,看姜宁在画的东西,“你们俩这一阵就在捣鼓这个?”
姜宁抬眼看了看他,接着用木尺画线,“浴房加上茅房,这样家里方便一些。”
“那你这是在画……什么?”
“我怕工匠师傅不知道我要的什么样,干脆画出来好了。”
姜宁一边画一边说,心想刚才的想法说不定真的能实现,反正就多砌两个烟道,让热气进到浴房,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再不济,还能拿来放换洗的衣服。
冬天洗澡最难受的不只是离开水的瞬间,还有换上冰渣子一样的贴身衣服。
姜宁越想越觉得可行,这不就相当于一个烘干机。
赵秋觉得新鲜,就守在旁边看。
“要是成功了,你家也弄一个,冬天暖和。”姜宁看赵秋一脸好奇,“给三叔和二爷家也修,他们上了年纪,还有家里有小孩,用着也舒服。”
闻言赵秋点点头,“好啊,之前你做的鱼,我娘还问来着。”
姜宁画好了一个房子的正面图,正琢磨剖面图怎么画,“家里还有,一会儿你拿一罐回去,放一点猪油,跟姜蒜一块炒熟,等酒味散了,再加水,其他就跟煮菜一样。”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不时往厨房看眼。
等卫长昀端着盆走来时,姜宁的图纸才画了一半。
不是工具难用,是他一个南方人,对炕的认知除了网络就是书里,里边的构造实在不是很清晰。
得边想边画,还得考虑现在厨房好不好改造。
“面洗成这样,可以吗?”卫长昀端着盆给江宁看,“会不会还不够?”
姜宁和赵秋往盆里看去,刚才的面团已经像块布似的。
“可以了可以了,你这手艺都能出师了。”姜宁夸得有点儿不走心,让卫长昀无奈一笑。
“那把面团捞出来,这盆水呢?”卫长昀手上都还是面浆。
姜宁拿着炭笔,“用布盖着放半个时辰就行,正好赶上午饭。”
卫长昀看眼图上的画,欣赏爬上眼底,“我先拿去放着。”
“对了,你看下蒸的面熟没熟,熟了就捞出来放盆里,我一会儿就去。”
姜宁看看自己的图纸,还算满意。
主视图、剖面图都有了,局部位置放大,加上平面示意,快赶上他爸以前拿回家来的房屋宣传单。
“宁哥儿,你也太厉害了。”赵秋由衷夸赞,“我都能看懂了。”
姜宁得意地挑挑眉,“图留着,等家里修好了没问题,就把图给你家照着修。”
赵秋重重点头,“那我先谢谢宁哥儿。”
姜宁放下笔,伸了伸胳膊,“跟我还客气啊。”
想起自己手里还有堆事,他问,“你要不去那儿坐会儿,我先去把凉面拌了。”
见赵秋没点头,又问,“那跟我一块去厨房和后边菜园?”
赵秋“嗯”了声,“朱婶在做衣服,我去了打扰她,你总不能让我跟小小、小宝玩吧。”
两小孩,哪里是一起玩,是带小孩还差不多。
-
一个时辰后,面浆分层,上面是清水,下面是面浆。
姜宁小心地把布全部揭开,示意卫长昀往铁盘上刷油,薄薄的一层就好。
卫长昀挽着袖子,在铁盘上刷了一层,等姜宁叫停,便把铁盘放到蒸笼里,确定平整才拿开手。
姜宁小心端着盆,一点点往铁盘里倒面浆。
白色的面浆在盘子里漫开,铺了薄薄的一层,看不见铁盘颜色后,就厚度正好。
反复三次,拢共做了四盘。
盖上盖子,再往锅里倒出开水,用中火蒸半盏茶的功夫就能出锅。
更新于 2025-07-28 07:19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