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章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8 07:19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慢慢的,他心中那股团着,没有出口的感情,生出了一丝苗头,轻而易举被他抓住,一点点将数月累积着的感情抽丝剥茧般理了清楚。
    原来,真的是喜欢。
    也不只是喜欢,还有欣赏、敬佩、尊重。
    卫长昀道:“好。”
    姜宁歪了歪头,“那回家?”
    卫长昀心中一松,目光落在姜宁脸上,带了几分柔软。
    “嗯。”
    卫长昀推开院门,和姜宁并肩走了进去,一直到屋檐下,才收了伞。
    早拿了干帕子等着的朱红,见他俩身上都淋湿了,上前用帕子给姜宁擦脸和头发,“怎么淋得这么湿?一冷一热的,容易着凉,快擦擦。”
    说着,又转头去看卫长昀,“你也去换身衣服。”
    姜宁一张脸都被朱红用帕子包起来,眉目清隽。
    偷瞥了眼卫长昀,谁知被抓个正着,四目相对,有些尴尬,却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朱红看他俩还有功夫笑,不免念叨,“还有闲心笑?小孩子家家的,一点不让人省心。”
    姜宁脑袋从帕子里钻出来,“好了好了,马上就去换衣服,不让您操心了。”
    “就会卖乖。”朱红嗔怪看他一眼,拿开帕子,“去换吧,我给你们去泡点姜茶。”
    姜宁:“谢谢阿娘,阿娘最好了。”
    卫长昀拿着帕子,“谢谢婶子。”
    朱红被他俩弄得没了脾气,无奈摇摇头,沿着房檐去厨房了。
    大人走了,小孩可还在旁边。
    姜宁抿了下唇,抬眼望向卫长昀,没来得及开口,就见他面上带笑,看着他轻轻点头。
    姜宁一怔,而后轻咬了嘴唇,不禁笑起来。
    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心是不会骗人的。
    第63章
    一碗热乎的姜茶,口感略有辛辣。
    平时喝觉得难以下咽,在潮湿的雨天反倒是能接受,小半碗入腹,便觉周身暖和。
    姜宁头发没干,松松束起,用一块布垫着披在肩后。
    捧着碗坐在那儿,小口小口抿。
    卫长昀进堂屋时,带来一片阴影,落下又散开。
    额前和鬓边的头发还有些湿润,拿起桌上另一只碗,挨着姜宁坐下。
    姜宁抬起眼,对他笑笑。
    也不知道是笑什么,就是突然心里高兴,所以嘴角就不受控地上扬了。
    见状,卫长昀怔然看他,指腹无意识摩挲着。
    片刻后他才回神,有些赧然地移开视线,“雨势小了些,入夜前应当会停。”
    他一只手握住碗,喝了两口,“明天去吃酒,能舒服些。”
    提到铁柱叔家的喜事,姜宁“唔”了声,“贺礼我想了想,包一个五十文的红包,再加一盒油饼,应当差不多。”
    卫长昀点头,“已是不少了。”
    “那就行。”姜宁第一回送贺礼,不知轻重,听卫长昀这么说,放下心来。
    往后送礼,便可照着这个来送。
    亲近些的就再多加点,要是关系远了,那就一样便是。
    “对了,还有一事要和你商量。”姜宁看卫长昀面不改色大口喝茶,也学着喝了口。
    结果一口下去,脸都皱起来,立即嫌弃地放下碗,“前些天秋哥儿跟我说,王邦有意无意在村里打听易安楼的事,我猜他还在惦记酸汤的方子。”
    卫长昀眼里滑过笑意,听到正事,又立即收敛,“你是想请君入瓮?”
    姜宁狡黠一挑眉,“明天去吃酒,他肯定也去,到时候我们提一句,加上没人在家,我看他怕是忍不住。”
    钱财面前,多的是人突然失智。
    没办法,诱惑太大,冒险一试说不定就发横财了。
    “那配方要如何作假?”卫长昀好奇道:“他可能会拿去卖给别人,或者自己做了去卖。”
    “改一改配比,换一换原材,他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姜宁冲他眨眼,“反正不害人,但保证他卖不出去,到时自有人来收拾他。”
    王邦那样的人,一肚子的歪门邪道。
    拿到配方后,多半是卖给别人拿快钱,到时做出来不对,人家也不会放过他。
    要是王邦认了这亏,不再找他麻烦,他也就睁一只闭一只眼,可若是王邦以此找茬,那就怪不得他了。
    入室盗窃一罪,可够受的。
    “入室盗窃轻则鞭刑,重则流放。”卫长昀仿佛知道他的心声,语气平静地开了口。
    姜宁翘起嘴角,满意地点了点头。
    目光对上,两人默契地笑起来,总有种小时候背着大人做坏事的感觉。
    还没高兴多久,姜宁觉得鼻子痒,立即偏开头,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阿嚏——!”
    “姜茶要趁热喝。”卫长昀拿起他的碗,递过去。
    姜宁有些抗拒,可一看卫长昀的表情,只好接过来,勉强喝了口。
    他真的很讨厌姜,仔姜都不行,觉得味道更重了。
    洋姜除外。
    “好辣。”姜宁连着喝了两口,鼻子是通气了,但嘴里一股味,“就剩一点儿,不喝了吧?”
    卫长昀凑过去看,都还看不到碗底,“真的很难喝?”
    姜宁点头,“嗯。”
    卫长昀盯了姜宁一会儿,“那就不喝了。”
    见姜宁露出的笑,垂眼时跟着笑起来。
    姜宁瞥一眼碗,努嘴问:“连人都不知道叫了。”
    正放碗的卫长昀一愣,没看姜宁,假装没听到。
    “不想跟之前一样叫,那叫我一声哥总可以吧。”姜宁觑着他微红的耳朵,故意说。
    卫长昀没动,手还搭在碗上,“不过半年罢了。”
    “半年也是大,你——”
    “宁宁。”
    姜宁后半句话倏地卡住,眼睛瞪大,脸颊飞快烫起来,好一会儿说不出话。
    明明是再寻常不过的两个字,从卫长昀嘴里说出来,便带上了一些不清不楚的意味。
    咬字很轻,语调也不一样。
    就像是耳语似的。
    朱红从外进来时,瞥见的就是这一幕。
    她眉头微微皱起,却又很快舒展开,仿佛没瞧见一样进了屋。
    姜宁回过神,心虚般喝完了剩余的姜茶,“阿娘,晚上弄什么吃的?”
    “给你做炒豆干。”朱红放下东西,“前几天放在灶边烘着的豆腐块,已经能吃了。”
    柴火豆腐干,放在灶台上用余热烤烘,没几天就能脱水成豆干。
    口感有嚼劲,翻炒时不会散开,和干辣椒一块炒,饱腹又下饭。
    “那把之前晒的蕨菜也泡水炒了吧。”姜宁瞥眼卫长昀,起身,“我去帮你,正好能晾晾头发。”
    卫长昀坐在原处,目送他们出去。
    等看不见人了,他才收回视线,后知后觉自己刚才说了什么。
    那一声若是让外人听到,姜宁的名声怕是要生生毁在他手里,比现在还要糟。
    -
    六月十六,宜嫁娶。
    小河村人家不多,一家几口人算起来,也不过一百多口人。
    人少喜事一年也办不了几次,这回铁柱娶亲,先不说从哪儿接的媳妇,光是看热闹的就不少。
    三十多岁才成家,那可是少见得很。
    要么是家里穷得叮当响,要么就是身体或者脑子有问题,讨不了媳妇。
    老根爷是个脾气火爆的,年轻时就凶狠,老了也是一身戾气。
    连着几个孩子夭折,就活了一个还有缺陷,哪能脾气好得了?成日喝酒,喝了酒在家里骂骂咧咧。
    吉时定在了傍晚,一大早的,邻里邻居就去帮忙。
    村里办席都这样,没钱请人来置办,就各家帮忙操持着办了。主人家就自己准备食材,管人三顿饭,等办完席再把没用完的食材给分一分,倒是方便。
    卫长昀习惯早起,洗漱过后,在房间里温书。
    等姜宁起了收拾好,再一起去地里干活。
    这一阵天气热了,地里庄稼都长得快,除草、浇水、松土和打虫叶都比之前要频繁。
    稻田里也得时不时去看看,里面有鱼苗,得兼顾着喂鱼,还有把长了虫的稻秧拔了。
    从地里回来,卫长昀去木棚下边干活,砍竹筒晒着,又修补鸡圈。
    姜宁和朱红一起选菜,先把明天去摆摊用到的菜选出来。
    吃酒回来就可以着手准备,明天一早才来得及做,不然去到镇上就太晚了。
    “红包和油饼拿上了吧?”朱红抻了抻衣袖,又去帮小小理衣服,“宁哥儿,好了吗?”
    姜宁在屋里答应了声,过了会儿拿着红包出来,“油饼在厨房灶上。”
    “我去拿。”卫长昀放下挽起的袖子,“屋里的门都记得带上。”
    姜宁点头,反手带上门,把绳索系上。
    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出了门,带上院门时,还特地从里面把院门闩上。
    “宁哥哥,新娘子好看吗?”小小牵着姜宁的手,一蹦一跳问:“一会儿可以去看吗?”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