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章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8 07:19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宁哥儿,你怎么了?”
    赵秋一脸疑惑,问完后也不急,耐心等着姜宁开口。
    姜宁一开口,差点又叹口气,被赵秋瞪了回去。
    “我……就是有一点点奇怪,心里想不明白。”
    昨天卫长昀那句话,在他脑子里徘徊了一宿,不管梦见什么,最后都能变成那句话。
    但仅限于此,旁的是一点没有。
    今天一早,姜宁推开屋门,和卫长昀迎面撞上,他还不知道说点什么,卫长昀如常地和他问好,反到让他更不明白了。
    所以,那话的意思,其实和小小、小宝是一样的?
    不知道怎么,知道后他心里的别扭一点没少,反而更郁闷了。
    赵秋看他纠结得快把手里的衣服扯成团,干脆坐到旁边干燥的石头上,脚放到水里晃着。
    试探问:“是……因为你家小叔?”
    姜宁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不知道是被河水凉的,还是被他话惊的,眼睛瞪得圆乎。
    “什、什么?”
    赵秋往后撑在石头上,扭头看他,“你平时又不喜欢叹气,碰到什么事都一脸难不倒你的样,想来想去,只有卫长昀能让你纠结,就像上回你病了。”
    姜宁讷讷地“啊”了声,手撑在身旁石头上,“很明显吗?”
    “不算是,是我眼神好使。”赵秋聊胜于无地安慰了句,“你之前不是说没有吗?那现在……”
    “什么没有、有的,我就是在想,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引导错了。”姜宁琢磨一夜都没想明白,更不可能说得清楚了,“是不是在旁人眼里,我和长昀的关系有点太亲近了。”
    闻言赵秋“噗嗤”笑出声,歪着头看他,“你终于意识到了?”
    姜宁讪讪笑了笑,虚心求教,“秋哥儿,我不瞒你,从被王栓推到水里后病了一遭,我觉得咱们虽然是哥儿,但跟其他男子并无什么区别,要在一个屋檐下还避嫌,更奇怪了。”
    赵秋眼里浮起惊讶,可又觉得姜宁说得对。
    哥儿和其他男子比起来,不就是多了一颗痣,然后能生孩子吗?那要不生,还能有差别?
    “是有点奇怪。”赵秋大概是跟姜宁待得久了,接受得快,“我娘说,一般人家的哥儿都是要干活的,下地、上山一样不落下,还有会打猎的,只有有钱人的哥儿才娇养呢。”
    “那有钱人家的少爷,也娇养啊。”姜宁几乎是脱口而出。
    赵秋怔了下,笑着点头,“有钱人家,连小猫小狗都娇养呢。”
    姜宁心情好了不少,晃了晃腿,看着水里像两根白萝卜的脚,乐得不行,“其实阿娘也问过我,和长昀关系好,旁人胡说怎么办,我那会儿就说,别人说什么我又管不着。”
    “那现在呢?”赵秋知道他没说完,问了句,“喜欢吗?”
    姜宁仰头望着天,天空湛蓝,云也很白,能看到云层慢慢移动,“顺其自然。”
    老实说,他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感情。
    懵懵懂懂的,尚不知道是所谓的青春萌动,还是互为依靠一时产生的情绪。
    “再说了,我都想不明白,他应该也不明白。”姜宁回头对赵秋笑,“他天生聪明,可那是读书的事,这事儿有得想呢。”
    赵秋听得糊涂,但他也未有过喜欢的人,所以给不了建议。
    “那就像你说的,顺其自然,等到该明白的时候,就明白了。”
    “管他的,先把日子过好了再说。”
    姜宁往后一靠,直接躺在石头上。
    喜欢这事儿,不是他一个高中生要考虑的。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烦恼再多,不如挣钱多多。
    姜宁转过头,对上赵秋逐渐清朗的眼神,不知怎么,一块笑出声来。
    夏天可真好,树长得茂密、草色青绿,山间的花也开得很好。
    最重要是,天气也好。
    -
    卫家的院子里,一大早下锅煮的糯米,煮到这会儿,终于糊成了一锅粘稠的汤汁。
    姜宁从河边回来,把手里的桶放到地上,朝厨房看去。
    “阿娘,糯米煮好了?”
    话音刚落,卫长昀从厨房走出来,视线对上,姜宁只怔了怔,便笑起来。
    卫长昀看他笑,神色也跟着柔软了下来,“快煮好了。”
    姜宁擦了擦绳子,把衣服拧干了抖一抖,才往上挂。
    “那等吃过午饭,咱们就开始刷墙,先刷三间睡觉的屋,再刷堂屋,这样开着窗户一天,晚上睡觉时能晾干。”
    就算里面没干透,外边也差不多。
    不趁着这几天天热粉刷,等雨落下来,又要潮好几天。
    卫长昀在厨房里洗过手,是干净的。
    弯腰拿起桶里的衣服,帮着晾起来,“糯米糊是要和石灰拌在一起?”
    姜宁“嗯”了声,“这样能维持得久些,不然下雨天气返潮,过不了几个月,就会脱了。”
    想到什么,又补一句,“加点糯米熬成的汤汁,粘性强,蹭到不容易弄到衣服上。”
    不然就家里两个小孩,一天下来,衣服全是蹭到的石灰。
    卫长昀会意,侧身抖了抖衣服,发现水没拧干,又拧了一遍才抖开晾上。
    “刷完后,得禁止他俩在墙上乱涂乱画。”
    姜宁忍不住笑,眼睛弯弯地看向卫长昀,“他俩闹起来,我就说是你说的。”
    卫长昀也不反驳,点头,“嗯,我说的。”
    姜宁微微垂了眼,在心上纠缠了一夜的郁闷和躁动,此刻跟着吹来的风一块,被熨得妥帖、平整。
    午饭是朱红做的,煮了面,还炒了腊肉酸菜臊子。
    面条加汤,再浇上浓稠的臊子,放点辣椒提味,一碗面没多会儿就见底。
    姜宁和卫长昀呼噜吃完,就拎了一个桶,在厨房外研究糯米浆和石灰的比例。
    弄一回,就在厨房外的墙上刷一次。
    一直到姜宁觉得差不多接近了,才各自拿了一把自制的刷子,拎着桶去了朱红和小小的屋里。
    房间提前收拾过,挨着墙的东西也都挪开了,实在挪不开,也都用东西挡着。
    姜宁正要上手刷,忽地想起什么,“等下,我去拿个东西。”
    卫长昀点头,老实站在原地等。
    没多会儿,姜宁拿了两顶草帽回来。
    “戴上这个,不然一会儿头发弄脏,可比衣服难洗多了。”姜宁递给他,发现卫长昀手上都是石灰浆,干脆道:“你低点头,我给你戴。”
    卫长昀乖乖低头,感觉到姜宁靠近,身上很浅的皂角香,就这么散开。
    “帽檐朝上翻,这样就不挡眼睛了。”姜宁给他戴好,退开随手给自己戴好,“好了。”
    卫长昀直起身,抬手用手背轻轻碰了下草帽。
    姜宁一手拿着刷子,一手拿着碗,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开工!”
    卫长昀心里那点微动,一下消散。
    白色的糯米石灰浆,刷上墙,才刷完第一道,就能看出效果。
    灰扑扑的土房,原先白日里太阳照不进来,就觉得暗。现在刷成白色的,一下变得亮堂许多。
    大半个下午,姜宁和卫长昀啥也没做,光刷墙了。
    看起来就四间屋子,十六面墙,实际上一道墙得刷两遍才能完全显色。
    等全都刷完,已经过了一个半时辰。
    姜宁累得胳膊发软,直接躺在院里的椅子上,不想动弹。
    “刚兑的糖水,喝了会好一些。”卫长昀端着杯子走来,在姜宁旁边坐下,“干得挺快,我刚才去婶子他们屋,瞧着已经干了。”
    姜宁接过杯子,发现手还抖,眼睛死死盯着,“早知道就分两天干了。”
    抿了一口,嘀咕道:“没被淹死,差点累死。”
    卫长昀没听清,侧过头问他,“什么?”
    “没什么。”姜宁立即打哈哈,岔开话题,“明天去地里摘毛辣果时,得再去买点豆腐,之前做的霉豆腐,卖的还挺好。”
    卫长昀知道他刚才说的不是这话,但姜宁不说,他便不问。
    “那可还要去采买些辣椒?”
    “去集市上买吧,反正便宜,家里这点用完,正好后天赶集就能买。”姜宁拿着杯子靠回去,“酸梅汤卖不成了,但钵钵鸡和糯米饭都卖得不错,得想想办法。”
    当时卖酸梅汤,主要是想着一文也是钱,而且搭着钵钵鸡卖,这不就是想喝水旁边就是缸。
    现在山里的杨梅早就没了,不卖酸梅汤,总得做点别的。
    “夏天山里野果多,虽然没有杨梅,但或许可以找到其他的。”卫长昀坐的凳子,手搭在膝盖,上身微微前倾。
    说话时,侧过头看姜宁,“不是嫂嫂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姜宁挑眉,“那我还说了什么?”
    卫长昀没想到姜宁会这么问,愣了愣,“还说……”
    发觉那双眼底狡黠的笑意,福至心灵道:“天道酬勤。”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