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他原本是要回原籍考的,但他爹是这里的官员,自然能在京城考。
京城人才济济,想要考上案首,估计不容易。
没错,京城人才济济。
或者说两极分化。
不好的,大家已经见识过了。
诸如荣王孙之流。
但京城这地方,还有一些极好的,好到大家只听说过名字的世家子弟。
这些子弟都是家世极好,天赋又佳的,基本被家里保护得极好。
反正之前的纪霆,完全没有接触过他们,基本是两个世界的人。
而他们也不会选择去国子监读书。
要么请了大儒讲课,要么有更好的去处。
国子监这种乌烟瘴气,徒有虚名之地,他们并不屑于来。
“之前不屑于来,现在却不好说。”纪霆看向窗外。
农家人说,荒田无人耕,一耕有人争。
如今的国子监,颇有些像耕种过的田地。
去年年底那会,国子监夫子们兢兢业业,针对性地帮他们这问题。
这些人肯定眼馋。
如果好好读书还行。
要是搞霸凌那一套,就会让人厌恶了。
明明已经有很好的资源,还要吃干抹净,连吃带拿,不给普通人一点活路。
也不怕撑死。
说话间,万秀才他们已经回京了。
万秀才,袁秀才,田秀才,虽说赶路辛苦,但精神奕奕,明显在家过了个好年。
那些禀禄对京城子弟来说不算什么,对贫家子却极为珍贵。
“我家过年都吃上肉了。”
“衣服给了我娘,我娘已经很多年没穿过新衣服。”
“我娘也是,我未婚妻在家也是穿她姐姐剩下,她头一回穿新衣裳。”万秀才笑着道,“等明年过年,我们俩就成亲。”
纪霆等人立刻恭喜,万秀才笑得合不拢嘴的。
这么多好事,想想都让人开心。
“对了,我们在路上碰到几个秀才,同样是被皇上恩赏招过来的。”
“他们竟然知道国子监的事,还十分崇拜你。”袁秀才吃着点心,不过有些迟疑,“你要去见他们吗?”
最近有不少秀才都登门递帖子。
大家都想见见纪霆。
但一共四十人,见了这个,不好不见那个。
而且天子脚下,容易有勾连的罪名,纪霆便暂时都拒了,只说了一句话,大家竟然都很信服。
“你就说,等到国子监开学,咱们读书堂见。”
读书堂,便是国子监监生晨读的地方。
也是林丰宝踏入读书堂之前,顿悟的地方。
更是纪霆他们持之以恒,以行动震慑纨绔子弟的地方。
他们并不拉帮结伙。
他们相约在读书堂,以读书会友。
不管国子监如何变化。
大家别忘了,去那里是为了读书,为了求学,为了明理。
这才是国子监,这才是学校成立的目的。
第69章 第69章鸡腿
纪霆的话传到国子监学生耳朵里,又是不同的感觉。
如今国子监学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依旧以荣王孙为首,他还没退学呢。
当时他随口说了个十个月,觉得纪霆坚持不了那么久。
八月初六为第一个月来算,那他退学的时间,为五月初六。
不过他不让任何人提起这事,恨不得让人当作没发生。
好像是荣王爷非常生气,痛骂了他这个亲孙子,还让他务必好好学。
估计也是丢脸丢大了。
听说连皇上都问过此事。
可想而知,经过一个年节,这些还未退学的学生,日子是怎么过的。
他们听到纪霆那话,在家估计没少发脾气。
这一类大约有三十二人。
还有一类,便是纪霆他们,这些被皇上恩典送进来。
他们自不用说。
大家都是千辛万苦,过五关斩六将,方到了京城。
他们对国子监有着极大的热情。
对皇上,对纪霆,都有极大的感激
这一类则有四十四人,加上林丰宝的话,正好有四十五个。
不过等到真正入学这日。
纪霆就听林丰宝说了国子监变化。
二月初六,开学这日,确实看着不一样。
林丰宝这几日家里也忙,一直没找到机会,现在正好把知道的都说了。
“国子监那么多学生退学的事,闹得挺大的。”林丰宝道,“过年期间,不少人都在皇上跟前,明里暗里说你太过跋扈,都被皇上挡回去了。”
纪霆听说过一些,不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林丰宝接着道:“反正几方争执之后,国子监又来了几个新人,算是走的荫封,也是皇上点进来的。”
不过这一部分,肯定是豪门望族的子弟。
看来皇宫各方势力的争斗确实激烈。
那些人在国子监丢了脸面,肯定要找回来。
纪霆点点头。
看来,这就是争斗的结果了。
原本世家子弟有三十二人,现在看着明显不止,现在看着,差不多四五十人。
而贫家子弟四十五个,却是刚刚好。
好在马上就知道答案。
国子监开学头一日,必然会在文庙祭祀。
这也是国子监人最全的时候。
上到国子监祭酒,下到三百学生,都要到齐。
不过今年情况不一样,去年走了那么多学生,如今的国子监监生没有那么多。
祭酒,司业,博士,助教以及学官等人陆陆续续出现。
经过助教说明情况,大家才知道,现在的监生共有二百人。
其中一百为举人,今日全都到齐了。
不过他们今年还要会试,所以文庙祭祀之后,就会立刻回各家读书。
还有一百,就是纪霆跟荣王孙等人了。
正好一百?
“荣王孙他们那边五十人,咱们
这边五十人。”
看来这个年节,大家都没闲着。
硬生生营造一种势均力敌的感觉。
皇上跟首辅,想提拔平民子弟?
也要看看能不能行。
皇上他们或许迫于压力,只好把那十八名学生并入其中。
但又想方设法,招进来五个贫家子。
朝中各种势力,牵一发动全身。
今年的国子监,果然热闹。
纪霆等人在祭酒的带领下,祭祀先贤。
文庙庄严,上面挂着孔孟二人的画像。
下面是南正国的年轻学子,也代表南正国的未来。
祭祀结束。
举人们几乎立刻离开。
今年四月份的会试,真的不能耽误。
听说负责会试的汤先生已经闭关给他们出题目。
大家一刻都不能放松。
祭酒老师等人离开,只剩下一百个学生面面相觑。
五十对五十。
纪霆看向荣王孙。
可那荣王孙明显已经不是这些人的头头。
以荣王孙的尊贵,都要对这位毕恭毕敬。
“这是太后娘娘的亲侄子阚文彦,今年十八。”林丰宝低声道,“是太后娘娘小弟的儿子。”
原来是这样。
如此亲厚的关系,自然身份不同。
而且太后没有亲子,如今皇上是她抱养过来的。
论起血脉关系,也会更亲自己的族人。
纪霆点点头。
他之前猜得没错,这些皇亲国戚贵族子弟,当中肯定有优秀的。
看来这位就是了。
以前那些酒囊饭袋守不住这里,便换了其他人过来。
如果放在去年,各家估计还舍不得,让自家厉害子弟过来争斗。
但现在情况不同,距离下次乡试还有好几年时间。
也不差这一会了。
阚文彦也在看纪霆。
纪霆这人的名字他听说过。
不过有个榜眼父亲,祖父为探花郎。
可纪家总体一般,算是寒门出身。
没想到回了老家一趟,竟然变了心性。
阚文彦先是客气朝纪霆见礼,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不熟悉的人,会就觉得如沐春风。
可实际上却能从中看出几分傲慢。
他们的如沐春风跟笑意,基本是对自己贵族礼仪的欣赏,以及虚假的体面。
实际上他们并不会把你放在眼里。
很多人在他们眼里都是一样,故而不会有情绪变化。
纪霆上辈子见多这些人了,同样回了个无可挑剔的笑。
见纪霆不仅没有上当,反而有来有回。
阚文彦稍稍愣住,随后挺直身子,终于正眼瞧了纪霆。
开学第一日,第一次交锋正式开始。
助教看着他们颇有些头疼,开始下一项差事。
选堂。
就是分班。
更新于 2025-07-28 06:43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