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章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8 06:43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大哥哥纪海要成亲了。
    纪霆那边意外收到一个包裹,是京城寄过来的。
    问了他爹才知道,他爹最近跟京城好友同僚通信较多,就让他们帮忙寻些科举要的时文书籍。
    那边倒是不吝啬,直接寄了一个大包裹过来。
    好家伙,这够他看半个月的吧?
    看完之后,再稍加练习,正好赶上童试?
    外面吹吹打打办婚事。
    纪霆翻开京城那边的时文。
    看吧,学吧。
    学好了,家里才能更加安宁。
    距离今年的童试,也就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
    纪霆的童试契凭跟保书已经悉数办妥。
    只等着二月初六,明年的童试,就要开始了。
    考上了,家里一切都好。
    考不上,只怕又要被笑话许久。
    纪霆自己被笑纨绔就算了,他可不会连累爹娘的。
    第49章 第49章县试
    因为大哥哥纪海的婚事,纪家几个小辈算是放了几日的假。
    就连纪霆也一样,该出面的一点也没落下。
    这让纪祖母有些不满,私下里还跟卓夫人,以及二房四婶说:“霆哥儿翻过年就要童试,还是在家读书的好。”
    卓夫人率先不满,她家孩子读书那样用功,还要继续读?
    好不容易有个事能出来透透气,不能闷坏了。
    四婶这自然也没好到哪去。
    她家长子大婚,下面除了二姐姐纪云,就是老三霆哥儿,是应该多出面的。
    这说的,好像她家的大事,耽误了霆哥儿一样。
    还是那句话,放在之前,各家肯定有嫌隙。
    但经历过今年的事,各房人反而懒得再听祖母的话。
    恭敬是依旧恭敬的,却也在想,只见各房之间的问题,未必是兄弟们的错。
    卓夫人却是不管那么多,她直接道:“霆哥儿自己有分寸,他这段时间日日读书,人都要闷坏了,还说出来走走的好。”
    纪祖母皱眉,更是不满,觉得大房儿媳妇说的什么糊涂话。
    纪家最重要的事情,是科举。
    其他的都要往后放。
    最后还是二姑姑三姑姑过来,这个争执才结束。
    家里二小姐三小姐,一眼就看出发生什么事,只当不知道。
    她们这次过来,是回家看看,商量一下如何买年礼。
    宜孟县到底是小地方,很多东西都要去州城买。
    几家商议着一起出发,更省时省力。
    尤其是三姑姑夫家,她家本地做买卖的,正好有车去州城。
    算着也就四五日时间就要过年了,总会有缺漏的。
    最近这段时间,二姑姑跟三姑姑帮了四婶大忙,婚事都是忙前忙后的,很是感激,自然能说到一块去。
    卓夫人也是个爱买新鲜物件的,正好有个单子想要帮忙捎带。
    纪祖母看了半天,最后没说话,眉头皱得却厉害。
    好在问了纪霆的去处,知道他在自己院里看书,总算放心了。
    等她们离开的长辈院里,几个妯娌才松口气。
    看来大家都有点不适应纪祖母的严厉。
    晚上吃饭时,卓夫人还说了这事。
    纪伯章跟纪霆都一顿,颇有些头疼。
    尤其是前者,他焉能不知道母亲的性格,但这些事,确实有其原因。
    纪伯章叹气:“当年纪家的情况很糟,若不是科举,母亲的处境很艰难。”
    纪霆倒是可以想到。
    就说今年县学摸底考试之前那会。
    纪家有三房人,外嫁了两个女儿,都被欺负成那样。
    祖母当年一个人,带着五个子女,最大的他爹也不过十五岁,最小的更是只有五岁。
    那时候的情况,估计比想象中要艰难得多。
    把她从那种困境里解救出来的,正是他爹的好成绩。
    这也算路径依赖?
    纪霆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更不觉得压力,快速吃过饭后,开口道:“爹娘,我吃好了,回去看书?”
    纪伯章跟卓夫人同时看向他。
    好吧,看来是他俩多虑了。
    霆哥儿跟他祖母,应该能说到一块去。
    没过半个时辰,在则修院读书纪霆还收到纪祖母派人送来的热粥。
    纪霆带着青竹他们五个人分吃了,继续在冬日里读书。
    这般态度,倒是让老人家心安了些。
    一直到除夕,纪家一家子团聚,再到过年访亲走友,只等到大年初五,纪霆又回了书案。
    就连他正月十八的十四岁生辰,同样是在书房过的。
    文夫子等人看了,都觉得纪霆的努力。
    其他弟弟妹妹们看了,只觉得震撼。
    三哥哥!
    你这也太努力了吧!
    显得他们太贪玩了吧!
    自家也就算了。
    作为整个纪家的希望,霆哥儿越努力,大家越放心。
    可纪家之外,宜孟县其他人,那就不一样了啊!
    纪霆!
    你有完没完!
    为什么要这么用功啊。
    搞得他们还没过十五,也要开始读书???
    没错,宜孟县其他人家听说这事,逼着自家孩子闭门苦读。
    说的话也一句比一句耳熟:“人家天分如此之高,还这么努力,你们也不能歇着。”
    “天分比不过,总不能努力也比不过吧。”
    “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好好学学!”
    这些话说得学生们欲哭无泪。
    霆哥!
    不要害我们啊!
    唐家郑家更是如此。
    博学馆甚至想过提前开学,但过年都在里面住的郑平沉默片刻,也开始读书。
    他们跟纪霆,都是有些“私人恩怨”的,自然又急又气。
    尤其是唐四跟郑平。
    他们两个,同样要参加今年的童试。
    还有博学馆的三位备考堂书生,也是要参加的。
    面对纪霆这样的对手,几个人莫名有些绝望。
    备考堂的三人跟纪霆接触过,几乎是眼睁睁看着他成长到如此地步。
    纪霆的文章他们也看了,过县试肯定是没问题的,到州试那边,就看考官的喜好了。
    不过他的文章只要足够好,喜好其实也不重要。
    之前有矛盾的郑勋,已经退出跟纪霆的争抢。
    毕竟以他的水平,今年连童试都不必参加的。
    但唐四跟郑平,两个都是他的亲戚,郑勋也只能跟着他们讨论。
    唐四就算嘴再硬,也视纪霆为对手。
    郑平更是直接夸了。
    看得郑勋
    怄气,对纪霆的恨意更多。
    不过郑勋忍不住道:“登高必跌重,现在外面对纪家,对纪霆有多追捧,以后必然就有多唾弃。”
    没错!
    肯定是这样。
    唐四跟郑平却看了看,并未多讲。
    不过两个人心里,其实也有这种感觉。
    只看自县学摸底考试之后,整个宜孟县对纪家的态度都变了。
    原因是什么,根本不用讲。
    如果纪霆登高跌重,这些态度一定会大变的。
    之前有多风光,之后就有多落魄。
    毕竟这地方只看文章好坏,也只看功名高低。
    这般情况下,纪霆的童试成绩,就成了最大的试金石。
    对于外面的恶意,纪霆心知肚明,他能做的便是沉下心读书。
    距离今年童试开始。
    还有十五天的时间。
    要说童试分三个考试,大家已经知道了。
    文夫子现在要说的,便是最开始的县试。
    县试由当地县令,县学教谕组织。
    一般为四到五场。
    第一场称之正声,第二场为复试,第三场再复,第四第五为连复。
    总之就是一场场考试。
    跟海选一样,一场筛下去一批人。
    比如二月初六的正声,就是宜孟县所有报名考生一起参加。
    根据纪家打听来的消息,今年报名的书生,共计三百多人,共考一日。
    一般来说,初六考完,初九出成绩。
    这场正声可以筛掉一半的考生。
    等到二月十一的时候,再进行第二场复试。
    内容跟第一场差不多,同样筛掉一半的人。
    第三场则在二月十六,第四次再往后推。
    县试的规则听着就复杂。
    总之考到第四场,或者第五场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到二月底。
    整个县试。
    基本要持续一个月的时间。
    不过对比其他地方,宜孟县的安排还算有规矩。
    而且今年只规定了四场比试。
    也就是在二月二十一就能考完,二十四出成绩。
    南正国有些地方,甚至会把县试拖拖拉拉考上一两个月,考个五六场,六七场都有可能。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