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伶牙俐齿的七妹纪晴介绍,纪霆他们终于明白缘由。
说是祖父刚去世的那几年。
家里五个学生,纪伯章十五,二姑十三,三姑四叔为双胞胎,都是十岁,五叔五岁。
大家被祖母逼着读书,特意请了个极严厉的夫子。
那夫子来纪家教学的时候,带了个同村的贫苦学生,这学生算是半工半读,一边照顾夫子,一边读书。
“这穷苦学生,就是薛馆长!”
啊?!
还有这样的往事?!
怪不得那博学馆他们说去就去,说退就退啊。
薛馆长跟他们爹爹是同窗!
不过既是同窗,为什么不算热络。
“因为观念不和。”
那位薛夫子跟现在的薛馆长是一个村出来的。
两人性格也很像,做事严苛,对学生堪称残酷。
薛馆长手里那把竹节戒尺,就是继承薛夫子的。
“我爹说,他原本也喜欢读书的,但逼得太狠,是真读不下去。”小七道。
纪五叔是因为夫子太严苛,所以不读的?
不管是不是添油加醋,但留下的心理阴影确实很大。
总之薛夫子讲究不打不成器,以及严师出高徒。
尤其习惯逼迫天赋高的学生。
天赋越好,逼得越厉害。
所以学着学着,压力都到了老大纪伯章身上。
纪伯章本就是个隐忍的性子,每日天不亮就读书,晚上很久才睡。
一天加起来,睡觉不过两个多时辰。
听到这,纪霆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他爹那会才十五吧?
刚经历过丧父之痛,又是家中长子,还被这般摧残?
之后是家里三姑娘,也就纪霆他们三姑忍不了,跟那薛夫子大吵一架。
三姑娘带着二姐,四弟五弟一起向母亲告状,还给母亲看他们的伤痕。
可刚开始没什么用,直到把大哥纪伯章拉过去,他们母亲才知道自己请了个什么样的老师。
这几个人身上,纪伯章的伤痕最多。
要说薛夫子教学厉害吗?
确实厉害,兄弟姊妹们长进很多。
但这般长进,却是用体罚换来的。
“祖母见此,卖了家中几个古董,重金辞退薛夫子,并另请了名师。”小七最后道。
重金辞退,是因为宜孟县学风极盛。
只要能提高成绩,这般体罚不算什么,以这样的借口辞退,孩子们会留下娇惯的名声。
请名师自然也需要银子,同样是辞退的借口。
所以薛夫子被辞退之后,就带着徒弟,也就是现在的薛馆长开了现在的博学馆。
再之后,便是纪伯章中了乡试第一,又成了榜眼。
便让薛夫子耿耿于心,即使纪家特意过来拜见。
以及周围都说他有个榜眼学生,也让他难以释怀。
他不过教了短短几个月,算不得什么,要是让自己一起教下去,未必没有现在的成就。
一直到死,把自己的墨色竹节戒尺给了薛馆长,也要让他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
玉不琢,不成器。
听完这些,则修院五个孩子下意识屏住呼吸。
太狠了啊。
他们真的不行。
纪家三兄弟终于明白。
怪不得家里知道,薛馆长逼他们逼得厉害,会那么紧张。
他们之前吃过这样的苦,不想让自己孩子再经历过一遍。
纪霆甚至明白,为什么他爹会如此紧张。
那晚还跟娘一起来接他。
应该是,怕他挨打?
“等会。”
“既然那边极为严苛,为什么还要把我们送过去啊。”
对啊。
为什么?
几个人琢磨不明白时,就听有小厮通风报信。
“博学馆薛馆长来了!在大老爷书房呢!说是让少爷们回去读书。”
???
不行啊!!!
真的不行!!!
纪霆纪阳纪风齐齐摇头。
纪雨纪晴也摇头,纪晴又看看自己不待见的庶兄纪风,还是摇头。
不行!
不能去挨打!
“要不去听听他们说什么?”纪霆提议。
五个人蹑手蹑脚去纪伯章书房窗子下偷听。
让人没想到的是,里面传来堪称激烈争执。
“纪榜眼,你的儿子难道一点苦也吃不得?”
“事实证明,逼着他学习,就是有用的,不然能拿私塾大比第一?”
纪伯章冷笑:“私塾大比很重要?”
“倘若耗尽他学习的心性,又该如何。”
“他有天赋,不会的,越逼他,学得越快。”
薛馆长直接道,“不逼一把,如何知道他的天赋到底有多高。”
纪伯章深吸口气,明显被这话气到,直接道:“我纪榜眼的儿子侄子,不需要你来逼。”
这意思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纪伯章鲜少自称榜眼,此刻说出来,便让佩服他天赋的薛馆长,不好再说下去。
果然,薛馆长被讲得哑口无言。
事实上,功名不代表一切,至少不代表纪伯章会教书。
他完全可以在这点上反驳纪伯章。
可薛馆长跟他老师一样,相信天赋代表一切,相信天赋高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
更能忍耐,更能吃苦,只要严格训练,必然会有结果。
所以他无法反驳。
纪伯章见他离开,冷声道:“天赋不代表一切。”
“你们的方法,不过是揠苗助长。”
薛馆长拂袖而去,可最后还是没忍住,扭头问道:“你们纪家既然知道我们博学馆的教学方法。”
“为何还把他们往我那送?”
这个疑问,纪霆他们刚刚也有啊!
就听纪伯章顿了下,答道:“谁知道还真会读书。”
这话显然说得纪霆。
当爹的没想到纪霆会读书啊!
原本想着就是个平庸之辈,去博学馆读书,不会被薛馆长注意到。
谁能想到会是这样。
意识到孩子的天赋,才知道其中的危险。
见弟弟妹妹都看着他,纪霆无奈。
爹你太不给面子了!
不过这次争执,也确实为了他。
几个人嘀嘀咕咕,纪伯章才发现不对劲。
见他们蹲在窗子底下,深吸口气,敲敲窗台道:“纪霆,小四小五,你们去送送薛馆长,毕竟是你们的夫子。”
至于小六小七。
“他们三人的水平,我大致清楚了。你们两人留下,写份课业,让我看看。”
啊?!
六妹七妹缩在一起,像两只抱团取暖的小鹌鹑。
不要啊!
大伯看着就很严厉!
纪霆他们则跑的飞快,考究课业这种事,确实要逃的。
他们急急忙忙追上即将坐上马车的薛馆长,认认真真行礼。
薛馆长看着他们,稍稍叹气,又看了眼纪家家学的方向。
道不同,既然理念不合,也没有办法。
可纪伯章那样反对。
他们坚持的,真的是错的吗。
纪霆带着弟弟们再次行礼,又道:“薛馆长,虽然我们在博学馆时间短,可您跟郝助教他们,依旧是我们夫子。”
纪霆说的认真,纪阳纪风同样如此。
三兄弟这般诚心,总算是让薛馆长心里好受了些。
都是好孩子。
纪伯章教就教吧,人家毕竟是榜眼。
不过自己的方法也没错。
送薛馆长上了马车。
纪霆手肘碰了碰小四,立刻道:“最近学习那样辛苦,接下来肯定要好好玩吧。”
没等小五制止,小四就兴奋开口:“没错!睡个几天几夜!我才不要学了!”
“还有冯长庆!我们约好了,在考试之前都不学了!反正可以等考前努努力,肯定能过关。”
原本要走的马车突然被喊停。
薛馆长不敢置信地掀开车帘。
什么叫,在考试之前都不学了?
什么教努努力,那肯定能过关?
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吗?
薛馆长久久没说话,重重坐了回去,心思百转千回,最后叹气:“走吧,回博学馆。”
小四挠头,他说错什么了。
纪霆跟小五相视而笑。
没说错,这次讲的很对。
“希望我爹是个会教学的。”送走薛馆长,纪霆叹口气,“我爹应该会教吧?”
小四小五对此倒是没有意见。
那是榜眼!
是榜眼!
天底下最会读书的几个人!肯定会教学!
整个宜孟县,多少人羡慕咱们啊。
希望如此吧。
纪霆道:“走,带着大黄出去逛逛?”
“走!现在就去!”
更新于 2025-07-28 06:43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