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县令庶女 第1节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8 06:10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北宋县令庶女》作者: 苏西坡喵
    简介:
    许栀和一朝穿成北宋峨桥县县令的庶女。
    亲娘福薄早逝,亲爹暴躁庸懦。
    嫡母不管不问,小娘虎视眈眈。
    许栀和谨小慎微地在府里讨生活。
    一天许县令吃酒回来,扬言要把她送给县尉做妾。
    许栀和:危!!!
    她连夜去信给水阳县的小舅。
    小舅为人耿直,直戳县令的肺管子,说他是卖女求荣。
    许县令被气得不行,消了许栀和给人做妾的心思。
    眼看外甥女年纪一年大过一年,小舅心里开始发愁她的婚事。
    许栀和带他来到镇上的书斋,指着一个一穷二白的农家子。
    “我嫁给他。”
    【小剧场】
    汴京城中无人不知,新上任的户部尚书爱妻如命。
    不少人都亲眼见过,陈尚书每日都雷打不动绕行两里,只为给陈夫人带她爱吃的酥酪。
    可在无人见到的时候,朝堂上游刃有余的清冷重臣,会像一只毛绒绒的大狗狗一样贴近许栀和,
    “可以再说一遍你选中我的故事吗?”
    许栀和被他搅得呼吸不稳:“……我看你骨骼惊奇算吗?”
    【阅读指南】
    1. 前期县城日常,后期汴京官场,慢热日常流
    2.1v1,he先婚后爱甜文[高亮]
    3. 许栀和视角:县令庶女到高门主母的华丽蜕变
    陈允渡视角:农家子靠科举升官发财走向巅峰
    4. 更新时间暂定为晚23:30,日更,不更新会请假哒
    5. 私设北宋,细节部分存在架空,为剧情服务
    内容标签: 宅斗 市井生活 日常 先婚后爱 he 宋穿
    主角:许栀和 陈允渡
    一句话简介:从县令庶女到高门主母
    立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1章
    北宋,太平州,峨桥县。
    时维十月,孟冬时节。一阵北风刮落树上枯黄的树叶,在不大的四方院里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嘎吱作响。
    桐花巷的深处,是上半年刚调任过来的许县令一家。宅子是常见的江南样式,白墙灰瓦,沿边种着几簇爬山虎和凌霄花,此刻叶片落尽,伏在墙上的枯藤看上去有些荒颓。
    卯时不到,桐花巷中倒夜香的叫唤声和院里婆子丫鬟起身走动的声音悉悉索索传进了西院。
    丫鬟方梨在心中估摸着时辰,走到架子床边轻声说:“姑娘,今儿初五了。”
    话音刚落,被褥下的人翻了一个身,探出一个脑袋满是困意道:“缎子裙备好了?。”
    “姑娘放心,已经备下了。”
    方梨知道许栀和每月旬初都会雷打不动地前去百川书院,故而早早将那一件穿了好几年的缎子裙准备妥当。
    许栀和轻轻点头。
    她虽然生在县令家,却并不受重视。除了那件洗洗补补又三年的缎子裙,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体面衣裳。
    方梨扶着许栀和走到磨损严重的铜镜前坐下,将手中的木梳在桂花油里轻轻一点,顺着她的满头黑发一梳而下。
    茂密乌黑的长发柔顺,散发着淡淡的馨香。
    方梨的手指灵活地发丝中穿梭,语带笑意:“姑娘,今日还梳双丫髻?”
    许栀和轻嗅发间传来桂花的甜香,昏昏欲睡应了一声。应完,又发觉自己声音有气无力,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
    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熬过了高中三年比鸡早起,比狗晚睡的日子,度过了大学四年的早八,却在毕业典礼上阴差阳错穿越到了北宋仁宗年间。
    早八换算成这个时代的时间,正是辰时四刻。若是这个点才起,免不得要被大娘子吕氏一通挂落。
    许栀和在襁褓中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认命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从早八喜提早六。
    老实说,许栀和至今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穿越到了北宋年间。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她心态调整得不错,通过在幼年时期听到大人们的谈话,知道自己出生在宋仁宗即位初期,天圣八年。
    如今正是庆历六年。
    大半月前范仲淹范参知所作的《岳阳楼记》问世,一经传开,便迅速在学子中引起讨论
    约莫半盏茶功夫,耳边响起方梨的声音:“姑娘,梳好了。”
    方梨的手巧,双丫髻看起来整齐娇俏,只是没什么珠花点缀,看上去有些空空荡荡。
    许栀和打量了一番镜中的自己,接过水漱口洁面,而后对身旁的方梨道:“走吧,去给大娘子请安。”
    *
    卯时三刻,大娘子吕氏的正堂里已坐满了人。
    吕氏还在后屋。许大郎坐在上首有一搭没一搭喝着茶水。
    四姑娘许玉颜正在摆弄着珠花。那珠花缀了粉色的珍珠,是她嫡亲姐姐二姑娘从明州托人寄来的,她很是稀罕,已经在手中盘了好几日。
    杜小娘带着五哥儿和七哥儿,脸上隐隐不耐,却又顾忌着什么,不敢发作。
    许栀和今日特意换了衣裳,来得不算早。众人看见她穿着那件缎子衣裳,眸光微闪,却到底没说什么。
    一件缎子裙,也只有她这样没了亲娘扶持的庶女才会稀罕地当成宝。
    许栀和乐得被人忽视,和方梨悄摸着走到下首边角找了个位置坐下。
    方梨站在许栀和的身后,微微俯身凑到许栀和的耳边道:“姑娘,姚小娘还没来。”
    眼看着请安的时辰逼近,最受宠的小娘姚氏连带着她养在身边的六姑娘迟迟不见身影,众人心中都生了几分急迫——大娘子吕氏是个严肃的,若是惹了她不快,下个月的月例银子又要好一顿磋磨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终于,在众人的瞩目下,吕氏从后堂不慌不忙地走到了主位坐下。
    她今日穿了一件墨绿色的袄子,上面嵌着兽毛,脖颈上戴着一串玉石珠子,显得整个人都贵气不少。
    许栀和混在人群里,老老实实给吕氏见礼。
    “主母/母亲安好。”
    吕氏眼皮微掀,看见姚小娘的位置空空如也,端庄大气的脸上短暂地出现一丝裂痕。须臾,又恢复到原先从容不迫的模样。
    只是藏在袖中的手还是忍不住攥紧。
    这个月才过到初五,姚氏已经推病三日不来了,当真越来越不把她这个当家大娘子放在眼中了。
    姚小娘是许县令在上上任为官期间纳进府里的三姨娘,虽然出身不高,却生的一副好模样:腰肢细软,眉眼含情,还会唱曲儿,年纪三十出头,很得许县令的欢心。
    连姚小娘身边的六姑娘,也借着亲生小娘的势,在家多是骄纵。
    正堂中落针可闻,吕氏的目光不轻不重地落在姚小娘的空位上,久久不发一言。
    今日大抵不会善了。
    许栀和看着她的动作,在心中焦急了起来。
    吕氏微微拂了拂自己鬓边的头发,对身边站着的婆子道:“孙妈妈,你代我走一趟,去看看姚氏怎么了。若是真的病了,还得请郎中过门看诊。”
    若是没病,那一个不敬主母的罪名,是摘不下来了。
    孙妈妈领了命,立刻迈着步子便走了出去,走得雄赳赳气昂昂,模样像是去质问犯人。
    她这一趟出去,谁也不知道还要等候多久。
    许家大郎最先站起身,对吕氏道:“娘,孩儿还需要温习功课,先行回房了。”
    许应棣是吕氏的心头肉,即便上半年的科考不中,甚至因此耽误了和宣州知州女儿的婚事,在吕氏心中仍然没有什么比得过自己的嫡长子。
    闻言,她算不上年轻的面容上露出一抹笑,“好孩子,功课要紧,娘这里不妨事。”
    许应棣走后,本还算平静的正堂忽然躁动起来。
    杜小娘两三番欲言又止,都被吕氏给无视了。
    吕氏望着下首坐着的人,刻意忽略杜小娘所出的五哥儿和七哥儿,视线落在许栀和身上。
    “三丫头,怎么今儿把缎子裙拿出穿了?”
    忽然被点名,许栀和心中闪过一丝意外,但这股意外很快就被她压在了心底。
    她乖顺地站起身,恭谨回答道:“回禀母亲,女儿今日要去百川书斋买书。”
    许县令的官三年一调,家里小辈除了几个哥儿能去县学,其余女孩子家大多请个夫子上门教七八个月,学得零零散散,不成什么气候。
    她自己膝下的四姑娘和姚氏的六姑娘跟在夫子身后学不出名堂,只有三姑娘跟在夫子后面学得勤勤恳恳,时不时还会出去买几本书。
    吕氏统管许府上下一应事务,自然有所耳闻。她和自己大女儿心思一样,觉得女孩子家家读书并无什么用处,倒不如把读书的空暇学习如何打理后宅事务,然转念一想,三丫头看着寡言沉默,日后也进不了高门大户,倒不如随了她的性子。
    反正她用的是自己的月例银子。
    吕氏声音缓和了几分,“你虽是庶女,却代表官人在峨桥县的颜面,出门在外,确实应当郑重些。坐下吧。”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