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儿砸,别再捞爹爹了! 第18节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8 06:06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第15章
    宋显做完炸鸡后,就用灶台的余火炒了两把麦子,煮了大麦茶给大家喝。
    新炒制的麦子香味浓郁,直接煮水清香味儿极好,喝到嘴里刚好能化解炸鸡吃多了的油腻之感。
    饭后,宋寒承带着宋济民去温泉那边洗漱。
    宋陆远还在稀罕他的地狱藤大宝剑,高兴地在山坡上比划着。
    宋显招呼宋陆远过来,跟他一起坐在草坡上。
    “爹有事儿?”
    “你前天说要去码头当脚夫,可成了?”
    宋陆远挠了挠头,才想起来,这是前天赶赴武林人约架时,在宋显跟前随便扯的一个谎言。
    “啊,成了,成了。”
    “那你跟我讲讲码头的情况呗。河边有芦苇么,河里的鱼多不多,一天中都什么时候最热闹、人最多?”
    宋陆远松了口气,幸亏他去过码头,知道那里的基本情况。他都一一如实地告知了宋显。
    宋显点了点头,问宋陆远:“明早还去吗?”
    宋陆远想起他明日与孙远约架了,正好可以趁机试试他的地狱藤大宝剑。
    他马上跟宋显表态:“去啊,说好了我要努力赚钱,为爹爹买小毛驴出一份力。”
    宋显欣慰地拍了拍宋陆远的肩膀。
    “好孩子,真懂事。那明天我跟你一起去!”
    宋陆远嘴角抽搐,万般后悔自己刚才嘴快,现在怎么办?
    “不对,我要先赶早集,等赶集完了,再去码头找到你。”宋显改口道。
    “啊行,那我等阿爹。”
    宋陆远开始在心里盘算时间,孙远人在长水县,距离码头很远,骑最快的马也要近两个时辰。
    他堂堂江湖第一狂剑,如果约架后爽约,肯定会被笑话是怂包。可是君子重诺,不能出尔反尔,他答应爹爹的话,也必须做到。
    宋陆远就追问宋显,明天大概什么时候到码头。
    宋显想了下,“嗯,上午应该就能完事儿,肯定赶在中午前去找你。”
    宋陆远马上起身,要去洗漱睡觉。
    宋显疑惑:“不玩啦?刚才你大哥叫你一起去温泉,你不是说时间还早呢,不想那么早睡?”
    宋陆远打了个哈欠,“突然就困了。”
    宋陆远风风火火洗漱完,沾枕头就睡熟了,速度快到令人咋舌。
    这睡眠质量可把宋显给羡慕坏了。
    临睡前,宋显给宋济民梳了头发,顺便他聊了聊明早赶集的事儿。
    等宋济民的头发彻底干了,父子俩这才熄灯睡觉。
    ……
    第二日,东方才刚刚泛起红霞,大地还处在半昏半暗的时候,八村交汇处的集市已经开始有人了。
    摊贩们纷纷抢占好位置,只为了能让自己货物多卖几份,集市东边买卖幼童的区域也渐渐开始来人。
    今日天好,多云多风,天气凉快又不晒,来售卖幼童的人家比往日要多上一些。
    放眼望去,约有三四十名幼童待售。
    一般官贵人家都不习惯早起,尤其是要花大钱买幼童的人家,多数都会在日上三竿的时候才回来。
    但也有例外,一些口味比较挑剔的买主,会特意赶早来,比如要更白嫩或圆润一点的童男童女,又或者样貌更漂亮的。
    呕——
    宋显见到此情此景,加之再听人介绍情况,那种恶心感又控制不住地涌上来。
    宋济民垫起脚,想往宋显嘴里放了一颗酸梅,但够不到。
    宋显微笑着蹲下,将酸梅咬在嘴里,温柔地跟宋济民道谢,揉了揉他的头。
    “哎呦,这孩子漂亮啊,卖么?卖多少钱?”
    郭洵见到宋济民后,就挪不开眼了,主动跑到宋显父子跟前询问。
    他越看宋济民越觉得满意,真漂亮啊,眼睛扑闪扑闪的,皮肤白白嫩嫩的,跟年画里的娃娃似,个头长得也够大,足够他老父亲吃上几顿了。
    “不卖。”宋显冷下脸来,把宋济民护在身后。
    宋济民听到有人想买他,嘴角勾起,偏着头,仔细认真打量了一番这中年男人的模样,记在心里。
    “哎呦,笑起来更好看了。这样,我出十万文,如何?”
    “十万文!天呐,这么高的价格,都够买一匹马了!”周围有百姓听到这话,忍不住惊叹起来了。
    宋显忍住胃里的恶心,红着眼看向说话的人,居然是售卖幼童的百姓之一。
    他本该是被剥削的可怜人,却成了剥削者的精神奴隶,不仅麻木不仁地把自己亲生骨血当货物一般售卖,甚至还觉得一个孩子的生命价值能如一匹马一样,是值得惊叹的荣幸之事。
    愚蠢可憎又可恨!
    宋显声音更冷,带着极具攻击性的凌厉:“不卖!我儿子已经八岁了。”
    “八岁?不早说!”中年男人不满地牢骚一句后,还是有点不舍地瞥一眼宋济民,这么漂亮的孩子他真喜欢,可惜了。
    “来买我家的,只要五万文就行,不,三万文也行!”
    刚刚发过言的幼童父亲,谄媚地跑出来拉拢中年男人去看他售卖的孩子。
    “啧啧,太瘦,太黑,太丑了,别说三万文,五千我都不愿意出。”
    宋显抱起宋济民就往东面高地走,“今天运气好,刮东风,风很大。”
    “嗯。”宋济民举起怀里的纸包,“老天爷保佑,让一切恶习随风吹散!”
    ……
    长水县城。
    孙远扛着大刀,一瘸一拐地从县城外回来,身边跟着一名搀扶他的小厮。
    孙远气得口歪眼斜,嘴里不停地骂:“该死的第一狂剑,真有病!我是说今天比试,可他也不能三更天就把老子叫起来打吧!打完了,天还没亮呢!疯子!纯疯子!”
    孙远骂完后,发现大街上有许多百姓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今早八村集市上发生的诡异事件。
    这倒勾起孙远的好奇心了,赶忙竖起耳朵凑过去听。
    “太可怕了,事发时我就在场,有数百人呐,全都惊得说不出话来,浑身冒冷汗!”
    孙远催促:“底怎么回事?快给我们细讲讲!”
    “就今天早上,集市刚开始聚人,大家不知道怎么全都晕厥了。再醒来后,你们猜怎么了?路中央显现鲜红的九个大字‘天谴:食稚者短寿必死’!”
    “真的假的?”
    另一名百姓忙道:“当然是真的,我当时也在场,集市上那么多人,全都在一瞬间大脑空白,什么都不记得了,又几乎在同一时间苏醒,你说诡异不诡异?”
    “既然都晕了,那血字是怎么显现的?莫非真有天谴?”
    “那今天还有人敢在集市上买卖幼童吗?”
    “哪敢啊,别说买卖幼童了,那些只买卖货物的人都嫌忌讳,大家全都散了。”
    孙远听完后,唏嘘感慨:“是挺诡异的,有趣,明日我们也赶集去!”
    与此同时,平安码头上,有一场更诡异的事件即将在上演。
    每天晌午,是码头货船聚集、客船停靠的时候,人流最多。
    上百名脚夫正挥汗如雨地扛着大包,在码头上来回奔走卸货。忽然,有人喊了一声“看水里”,大家才纷纷停下来去张望。
    只见从码头的上游水面上飘下来很多木板,木板上面都写有醒目刺眼的红字:“天谴:食稚者短寿必死”。
    “这是谁在装神弄鬼?少他娘的吓唬人!”有人大喊道。
    这话音刚落,水里的鱼全都上浮,翻了肚皮。
    密密麻麻的死鱼,有成千上万之数,居然在一瞬间全都死了,如浮萍一般漂浮在水面上。
    喊话的人当场吓傻了,哆嗦着尿了裤子。
    其他人见到这骇人的场面,也都惊得说不出话来了。有胆小的已经吓得脸色惨白,第一时间跑了,后续反应过来的人群都跟着跑。
    一时间,本来千人聚集的热闹码头,瞬间空荡无人了,只剩下被抛弃的货物。
    “成功了!”
    躲在芦苇丛中的宋显,高兴地与宋济民、宋陆远击掌。
    今天集市上和码头上发生的诡异天谴事件,应该很快就会传播到整个永州郡。
    此举未必能全面制止住吃幼子的习俗,但肯定会起到不小的震慑作用,令人们心生忌惮,不敢尝试。
    宋显:“这一招叫神权干预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宋济民竖起大拇指:“阿爹你就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借这次事件,他也算是深刻领悟到了,以“神降旨意”来忽悠愚民的妙处!以后此招在经商上,大有可用。
    宋陆远满脑子疑问:“集市上弄晕的招数我猜到了,用的白皮树花粉。水里那些鱼是怎么回事?咋一瞬间全死了?”
    “用的地狱藤。”宋显解释道,“地狱藤旺盛期的枝干煮水,可杀百虫,鱼也不例外。那些木板缝里被我们藏了许多地狱藤粉末,以粘土封堵,沾水即化。”
    好聪明的手段!宋陆远佩服地五体投地。
    他很庆幸自己及时赶到码头,帮忙搬了木板,助他们完美完成了这场颇具意义的谋划。
    “阿爹,这事儿既然顺利办成了,咱们是不是该庆祝一下?”宋陆远现在最喜欢的就是“庆祝”,因为俩字代表着会有美食出现。
    “还没完呢,恶习哪儿那么容易就根除。过几天大家渐渐忘了,就会死灰复燃。
    所以,我们还得趁热再加把火,上演几次真正的‘食稚者遭天谴’。 ”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