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阙春深 第53节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8 05:46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然而萧琂却觉得父亲的提议极为不妥,他并不想弄伤杨满愿。
    “愿愿别怕,孤不会跟着父皇一起胡闹的。”他俯下身,安抚似的亲吻少女潮红的脸颊。
    杨满愿这才放下心来,主动仰颈凑上去亲萧琂形状好看的薄唇。
    皇帝脸色瞬息沉了下来,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涩,以及沉闷的微窒感。
    第98章 猜对了?
    “子安,今日苏敬义可还交代了什么有用的事?”
    萧琂眸光藏在暗影中,“愿愿,你猜对了。”
    略顿了下,他哑声道:“孤或许真是仁寿宫娘娘之子。”
    杨满愿呆住了,又追问:“可有人证物证?”
    “怎么不问朕?朕也亲自审过苏敬义。”
    今日萧琂前往乾清宫命人从正大光明匾额后翻找出个宝匣来,如此大阵仗,事先自然是要请示过皇帝的。
    况且此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萧琂便将来龙去脉同父亲解释了遍。
    “那陛下今日可有审出什么来?”
    萧琂将他们的互动看在眼里,抿了抿唇,眸光微黯。
    他也不动声色凑近几分,“愿愿,苏敬义称,将孤与苏青岚调换是先帝的意思。”
    杨满愿怔了怔,只觉不可置信。
    先帝爱重徐后,为了徐后还曾长达数年虚置六宫,为何反倒将徐后之子调换给卫淑妃?
    皇帝也适时补一句:“苏敬义还呈上几封书信,朕瞧过了,确实是先帝的字迹。”
    “信里都讲了些什么?”杨满愿试探着问。
    皇帝漫不经心地说:“无外乎是先帝忌惮徐家,在徐氏与卫氏同时诊出喜脉时先帝就开始筹谋,一旦徐氏诞下男婴便调换。”
    “后来先帝也是担心事情败露,才找机会将卫氏之女也就是苏青岚送到南苑去,交由苏敬义抚养。”
    他对兄长这些顾虑简直嗤之以鼻,无能的君主才会如此忌惮世家权臣。
    沉吟片刻,萧琂才道:“只是笔迹并非不可模仿,那几封书信暂时无法作为实证,而当年曾参与为仁寿宫与淑妃接生的稳婆、太医们皆已被秘密处置。”
    杨满愿又是一怔,“既如此,只能想办法打开那宝匣了,也不知先帝可有在里面放置什么实证……”
    流光瞬息,转眼便是一个月后。
    春末夏初,风恬日暖,畅音阁内笙箫齐奏,妙舞清歌,不时响起阵阵欢声笑语。
    适逢卫淑妃生辰,内府便照旧例在畅音阁为她办场生辰小宴,再安排南府戏班前来演奏庆贺。
    卫淑妃虽是储君生母,可到底只是先帝遗妃,生辰宴自然不会太过隆重。
    除太子与杨满愿外,席中仅有数位命妇携女前来贺寿。
    可偏生年初杨尚仪的生辰却按皇后千秋节的规制操办。
    杨尚仪不仅在坤宁宫接受命妇恭贺行礼,生辰宴更是在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大办,文武大臣皆携家眷赴宴。
    相比之下,卫淑妃这个婆母的寿辰便略显简朴。
    只不过卫淑妃向来以温婉和蔼示人,即便心有不满也不会放在面上。
    命妇们分别献上贺礼,奉承话信手拈来,倒也哄得她眉开眼笑。
    随后,一名年轻女子款步上前,俯身盈盈一拜:“臣女明慧,恭祝淑妃娘娘芳辰吉乐,愿娘娘芳龄永驻,春云蕴瑞,宝婺腾辉。”
    此女是武定侯之女宋明慧,也是去年选秀时最热门的太子妃人选之一。
    “明慧快过来,坐到我身边罢。”卫淑妃笑盈盈朝她招手。
    宋明慧微微赧颜,“臣女不敢。”
    出席宫廷宴席,她自是精心装扮过的,一身藕粉色杭缎璎珞纹衫裙,云髻高耸,缀满珠翠花钿,俏丽而不失端庄。
    卫淑妃越看越是喜欢。
    这宋明慧出身?勋贵世家,才貌双全,蕙质兰心,不比那寒门小户出身的狐媚子杨氏好多了?
    “有什么不敢的?前些日子我身子不大爽利,可听说杨尚仪忙于料理宫务,也没敢叨扰她,多亏了有你这孩子入宫侍疾陪伴,这才好了。”
    宋明慧愈发羞红了脸,“能侍奉娘娘是臣女的福气。”
    可她到底没再推辞,含羞带怯地坐在卫淑妃身边。
    杨满愿眼皮子跳了下。
    卫淑妃这番话明是在夸宋明慧,实则却是在暗指杨满愿待她不好,连她患病也不管不顾。
    她知晓卫淑妃隔三岔五便会宣些世家贵女入宫,可还真没听说过她身体不适。
    虽说近来又查到不少线索,加上苏敬义的供词,大概已能确定苏青岚才是卫淑妃所生。
    可毕竟尚无确切实证,明面上卫淑妃仍是她的婆母,面子功夫她还是得做一做的。
    萧琂面不改色,只握住杨满愿的手捏了捏,示意她不必放在心上。
    底下众人也听出卫淑妃的话外之音,纷纷噤声不语。
    宴席过半,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走了进来,“淑妃娘娘,仁寿宫娘娘领着娘家侄女徐大姑娘前来,眼下已在半路上了。”
    卫淑妃一愣,笑容凝结在嘴角。
    自从先帝驾崩,徐氏便从坤宁宫迁往仁寿宫,十数年间称病不出,为何会突然到她的寿宴来?
    杨满愿也下意识看向萧琂,眸中微露诧异之色。
    第99章 突破口?
    萧琂薄唇轻抿,眼眸中似有涟漪浮现。
    他自记事起便养在乾清宫,课业繁忙,与生母卫淑妃都不甚亲近,何况是常年闭门不出的嫡母徐后。
    知晓徐后可能才是他的生身母亲,起先他也并无太大感触,可如今心中竟多了丝微妙的情绪。
    察觉到他的异常,杨满愿低叹口气,反握住他的手,轻拍他的手背。
    须臾,曲廊深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宫人们簇拥着一个着装素净的妇人走了进来,身旁还跟着个的年轻女子。
    琴瑟笙箫骤停,在场众人纷纷起身行礼,“参见仁寿宫娘娘。”
    寿宴被中途打断,卫淑妃眼底极快闪过一抹愠恼之色。
    但她还是俯身行礼,柔声笑道:“不知徐姐姐凤驾降临,有失远迎,还请徐姐姐恕罪。”
    徐后一言不发,脸色阴沉如水。
    若非侄女妙华苦苦哀求,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到卫氏这贱妇的寿宴来的……
    杨满愿悄悄抬眼看向徐后,好奇她为何而来。
    近些日子她也主动去过几趟仁寿宫,可每回都被拒之门外,最终只好作罢。
    晌午时分,艳阳高照,众人没得到回应只能保持着行礼的姿势,浑身僵硬,额边一层薄汗。
    整座畅音阁内鸦雀无声,气氛古怪。
    尴尬半晌,徐妙华暗道不好,压低声唤了声“姑母”,又揪着徐后的衣袖扯了扯。
    徐后这才回神,冷冷道:“免礼,都坐罢,不必拘谨。”
    “是,多谢娘娘。”众人终于松口气,各自回到席位坐下。
    卫淑妃笑盈盈迎上前,“徐姐姐快请上座。”
    这声虚情假意的“姐姐”听得徐后如鲠在喉。
    丧女之痛,丈夫的背叛,至今仍历历在目,可始作俑者却还好好的,风光无限,享天伦之乐。
    心口好似被尖刀狠狠剜了下,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苦顷刻涌上来。
    想起侄女声泪俱下的央求,徐后强忍着不适,“今儿淑妃你是寿星,本宫不好喧宾夺主,还是你坐主位罢。”
    卫淑妃诧异了片刻,显然没料到对方会如此谦让。
    这时,立于徐后身旁的徐妙华忽然上前一步,双手呈上寿礼,娇羞笑道:“臣女恭祝淑妃娘娘生辰吉乐,愿娘娘福寿安康。”
    说话时,她还悄悄看向东侧席位上清俊如玉的年轻男子,双颊绯红。
    卫淑妃挑眉,瞬时明白这姑侄俩是冲着她的琂儿来的。
    她心中嗤笑,昔日徐氏是何等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如今失势不也只能上赶着来讨好她们母子?
    但她面子功夫还是做到位,急忙示意宫人接过寿礼,和蔼笑道:“徐姑娘有心了。”
    旋即她又道:“尊卑有别,臣妾怎敢位居姐姐之上?还请姐姐上座罢。”
    徐后不耐烦继续与她虚与委蛇,便直接走上主位落座。
    卫淑妃表情僵硬一瞬,她本想着再推辞一遍就“半推半就”坐回主位,不承想,这徐氏竟如此不识眼色。
    她心中悻悻然,却也只能坐到主位西侧。
    奏乐再度响起,曲声欢快清脆,悠扬悦耳,可席间的气氛却变得有些尴尬。
    徐妙华看向卫淑妃身侧的宋明慧,面露警惕戒备之色。
    近来武定侯之女宋明慧时常出入宫闱,屡屡前往清宁宫陪伴卫淑妃,明眼人都看出内里的门道。
    毕竟卫淑妃与杨尚仪之间不睦这事是人尽皆知的。
    像方才那番暗指杨尚仪不孝的话,卫淑妃并非初次在人前说起,她对杨满愿的不喜早已溢于言表。
    本朝以孝治天下,太子又仁厚温和,东宫必定是要添人的。
    若非杨尚仪颇得圣上看重,说不准连杨尚仪都要换人。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