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太想重生了 第667节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8 03:47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太好看了,太惊艳了。
    但是……
    还是但是……
    “老大,我能问一下,背后……背后那个这么华丽的效果,用的是什么材料?”白永象微微颤声问道。
    林逍:“玻璃。”
    白永象:“成本非常高的,最关键的是前面那一面高硬度玻璃为了保护屏幕,是迫不得已。后面再加一块玻璃,碎裂的风险增加了一半。”
    “而且对硬度,对坚韧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是材料学,我们……我们可能真的不够时间去和供应商一起攻克,就算能做出来,成本会很高。”
    林逍:“我知道,我知道。”
    “所以,这个玻璃后盖只是做至尊版,少量发行。”
    “普通版的后盖还是塑料,但一定要做出玻璃的质感。”
    白永象:“这不难,这不难。”
    “那,那这个中框?”
    林逍:“一定要金属,这一点不容妥协。”
    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老大,你是不是步子迈得太大了啊。
    智能手机材质前面几个时代,一开始清一色的全塑料。
    华为的某一款手机,当时用的还不是金属中框,而仅仅只是金属贴边,但颜值已经提升了很多,销量也大涨。
    小米1手机,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单纯配置上很不错,但是那个外形,真是无力吐槽。
    刘作乎:“老大,金属中框咬牙可以做到,但是……成本会增加很多。按照这样下去,我们的手机该卖多少钱?”
    是啊?
    该卖多少?
    小米的成功印记在林逍记忆里面太深刻了,1999这个价格,几乎魔音灌脑。
    而且可不仅是小米,哪怕魅族,后面的华为等等,价格也都差不太多。
    一直到了p1出来,定位了旗舰地位,定价到了2999。
    但是毫无疑问,林逍不可能卖1999。
    因为林逍的乾纲独断,这个外形直接拍板了。
    但是又很麻烦的一点,关键配件都没有定型,尺寸很难把握。
    手机内部空间,可谓寸土寸金。
    而林逍一口咬断,厚度不能超过9.3毫米。
    小米1的厚度是11.9毫米,那真的是没有任何美感可言。
    9.3毫米的厚度,放在这个时代,那简直是精美绝伦了。
    接下来,就是要和代工厂进行谈判了。
    锁定英华达和富士康。
    毫无疑问,代工厂看到这些要求,也会炸的。
    妈的,你不要搞我好不好?
    但是,苹果在这个时代可还不算最牛逼,它的要求你们能达到。
    我也给了那么多钱,我的订单也那么多,凭什么你做不到?
    只不过,没有五六百万只的数量,人家代工厂只怕是真的不干。
    根本不知道有多少销量,就定下五六百万台的单子?
    芯片,基带,屏幕,摄像头,系统都已经花了巨大的代价。
    现在对手机外形,颜值,尺寸要求这么高,对加工要求也这么高。
    真的鬼知道要投入多少钱。
    幸好,只要不是美金,一切好办。
    接下来还有一个事情要定下来,那就是要不要开旗舰店?
    等这款手机出来,物流已经挺牛逼了,网购也算可以了。
    但……绝大部分人还是很难接受这么高的价格进行网购。
    所以,旗舰店和专卖店,又是必须的。
    “专卖店不需要多,几十上百家就可以了。”林逍:“重点还是分销商。”
    刘作乎:“可是,按照我们这个手机的成本和价格,留给分销商的利润空间不大,人家不见得乐意推销我们的手机。”
    林逍:“那就要求我们的手机足够火,足够牛逼,让经销商不得不推。你店里没有我们的量子手机,你就不配开手机店啊。”
    这就是苹果的路子了。
    一直以来,苹果在国内才几家正版专卖店啊?
    全国的专卖店进行选址,装修,招聘等等,又需要时间,又需要人力和钱。
    小米1一开始没有任何线下店,完全靠线上卖了800万台,但那是2011年,不能比。
    ………………
    就这样,在无比的忙碌中!
    2006年过去了,2007年到来了。
    这整整一年时间,林逍几乎没有收获像样的成功,一直都在花钱,花钱,花钱。
    但是……这一年的春节,他反而能回家过年了。
    差不多有三年了,他都没有回家过年。
    2004年,2005年,他都参加央视春晚,2006年在美国。
    而在公众视野中,林逍也整整消失了两年了。
    过去的2006年,鹅厂和网易大红大紫。
    鹅厂营收近30亿,网易历史上的营收是22亿左右,但在这个世界因为有魔兽世界的加持,直接突破了26亿。
    当然,因为魔兽世界明年才迎来真正的爆发期,所以明年的财报会更加爆炸。
    盛大营收已经下降,2006年只有16亿人民币左右。
    闪电集团没有上市,所以也没有公开财报。
    但林逍是完全掌握所有数据的。
    很多,很成功。
    但是……迎来了瓶颈期。
    首先,闪电娱乐依旧在增长,但也到了瓶颈期,四大综艺已经饱和了。
    每年两三部电视剧,两三部电影。
    当然这里面最核心的资产,就是脸书。
    他在国内的发展到天花板了,qq直接横亘在前面,完全无法逾越。
    所以,林逍的移动互联战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游戏产业靠《辐射3》突破。
    影视靠《功夫熊猫》突破。
    互联网产业,靠量子科技的手机战略突破。
    ………………………………
    “只要人民币,那就好办。”夏汐道:“集团今年赚了很多钱,但是够你造手机烧的吗?”
    林逍:“不够,就贷款。”
    如果按照早期小米模式,那完全是够的,因为这纯粹就是期货模式,基本上靠供应链。
    但林逍走的偏偏是苹果模式,自主化极强,而且在代工厂面前还要很强势,要求很苛刻。
    那就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
    “过去两年,你的名声,我们闪电集团的名声,不断再下滑……”
    “今年的脸书之夜,还开吗?”
    林逍:“你是闪电集团的老大,你来定啊?”
    夏汐:“人人之夜反而又要开了,微软站台。今年新浪博客的声势也很大,舆论权巨大。”
    “反而是我们这边,明明前所未有的赚钱,明明非常成功,但是声势却渐渐平庸。”
    “我现在特别理解你了,平庸的赚钱,真的很无趣。”
    “如果一家公司真的走向了平庸,那真是莫大的悲哀。”
    林逍莞尔一笑。
    酝酿期,突破期嘛。
    很正常。
    之前的闪电集团,把惊艳的力量释放得差不多了,所以总要积攒两三年。
    “走,宝宝,去放烟花……”
    林逍抱着林一一,兴致勃勃来到房子对面的田里面。
    “砰砰砰……”
    “过年咯……”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