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摆烂,摆烂,摆烂!!! 第261节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8 02:27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有时候她半夜惊醒,看女儿静静地睡在自己旁边,会不自觉地生出来一种感觉——这个梦,是不是做得太好太美了?
    官宦人家里边儿,儿女跟母亲往往都是分开居住的。
    闻小娘子现下之所以睡在母亲这里,是因为——她要进宫了。
    有些突然。
    但也是情理之中。
    毕竟与宁家议婚不成之后,闻相公就已经敲定了此事。
    挺好的,张娘子心想。
    反正都是出嫁,为什么不往高处去嫁?
    闻相公影影绰绰地跟她透露了一句,女儿将以昭仪的身份进宫。
    正二品。
    他寒窗苦读多年,入仕多年,多少次风波里挣扎过,到现在也不过是正三品。
    尤其当今还很年轻,后宫也算是风平浪静。
    是个挺好的归宿。
    到了第二天全家人用早饭的时候,老闻太太就吩咐孙女:“进宫须得置办的东西,有你母亲操持,该教的也都已经教完了。”
    “你这几天无事,就多陪陪你娘吧……”
    她神色慈祥,轻叹口气:“她这一辈子,实在是不容易。”
    闻相公扭头看了她们母女俩一眼,说:“照老夫人的意思来办吧。”
    张娘子和闻小娘子心里边儿同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只是都没有把这事儿戳破。
    张娘子的女儿将要入宫为妃,这一重身份,无形当中,也庇护了她异父的兄长一次。
    这才是邹处道没能把事情闹出来的原因!
    皇室是不会允许有人在外边指摘未来宫妃出身的。
    虽然他要说的是孟聪如,但瓜扯着藤,哪里能避得开?
    待到用完饭后,闻家众人各自散了,张娘子跟女儿回到房里,,几番踯躅,还是没能张得开嘴。
    叫她怎么说呢。
    反倒是闻小娘子主动提议:“娘,天气这么好,咱们出去走走吧?我看桃柳斋新出了好些小钗,刚好去选些,带着进宫!”
    张娘子自无不应之理。
    如是使人去知会过闻夫人,母女俩一起出了门,在外头走走转转,吃一杯茶,一直到了午后时分。
    张娘子听见女儿说:“去朱雀门外。”
    她心下一惊:“守柔……”
    闻小娘子反握住母亲的手,柔声说:“您就听我的吧!”
    张娘子看着女儿年轻坚定的脸庞,不由得落下泪来,慌忙别过脸去,悄悄地擦了。
    到了下值的时候,各衙门里的官员陆陆续续地出来了,朱雀门外的车马,也逐渐多了起来。
    母女俩默不作声地坐在一起,看见一个着绿袍的青年官员从门内出来,个子高高的,面皮儿生得白皙,正跟旁边同僚言笑。
    那两颊露出来浅浅的酒窝。
    风华正茂,真是好年华。
    ……
    宫里边又要添一个高位嫔妃,这事儿当然是有些影响力的。
    但要说是很大,也不至于。
    贤妃对这些事情一向都看得很淡,听了也就只是听了,并不放在心上。
    德妃则是纯粹的心大。
    而且想也没用啊!
    她作为宠妃,看得很明白,她的对手其实从来都不是宫里亦或者宫外的某个女人。
    天底下的女人多了去了,个个儿都警惕,警惕得过来吗?
    抓住圣上的心,比想些有的没的强多了!
    倒是朱皇后得操持妃嫔入宫的一干事宜,想躲都躲不开。
    她叫人去传了尚宫局的冯尚宫来:“叫人去把安福殿打扫了,好生布置起来。”
    朱皇后很明白圣上的心意:“闻相公是历经几朝的老人了,一向尽心竭力,闻昭仪进宫之后,不能薄待了她。”
    冯尚宫毕恭毕敬地应了。
    等再见了圣上,朱皇后到底还是跟他又提了一次:“田氏好歹也是公主的生母,只有美人的位分,公主长大了,脸面上怕也不好看。”
    从前只有德贤二妃排在她前边,因都育有皇嗣,倒是还看得过去。
    如今闻氏以昭仪之位进宫,入主安福殿,无疑会让田美人很尴尬。
    圣上倒真是想了想,而后说:“那就等年关吧,就差几个月了。”
    “春节之前,田氏要是没再作妖的话,就给她升一升位分。要是她再瞎折腾,干脆就把她也撵出去,再给公主找个养母,也就是了!”
    他很无所谓地说:“反正公主这会儿也不记事,脸面不脸面的,就几个月,也不打紧。”
    朱皇后:“……”
    朱皇后每次听圣上说话,都能刷新“男人到底能有多冷酷”的下限。
    她深吸口气,没再说田美人,而是说二公主:“公主出生也有些日子了,总没个正经名字,像什么样?传出去,叫人笑话皇室不慈!”
    她看田美人因这事儿又心急又胆怯,偏因先前几次被教训了,还不敢开口问,就觉得她其实也怪可怜的。
    圣上觉察出朱皇后话里边透出的不满,不禁有些讪讪。
    毕竟这事儿的确是他理亏。
    只是他一天天地那么忙,哪有闲心想什么名字啊!
    圣上口中应了此事:“明天,明天就定下来……”
    说着,站起身来,便待离去。
    朱皇后太明白他的花花肠子了,当即一声断喝:“不准投机取巧,去问仁燧!”
    圣上:“……”
    圣上干笑一声,这时候脸上的表情看起来真跟阮仁燧有点像了。
    “正韩,你就是这一点不好……”
    他说:“总是把人想得太坏了!”
    朱皇后冷笑了一声:“但愿这真是我想的,而不是人本来就坏吧!”
    ……
    闻昭仪进宫的前一天,二公主终于有了名字。
    圣上良心发现,专程去瑶光殿瞧了瞧自己只见过一回的小女儿,捎带着给她带了名字过去。
    田美人看起来有些无助地复述了一遍:“仁恂?”
    她下意识地去寻求殿内唯一一个念书比较多的亲人,阿好的帮助。
    结果阿好也很茫然。
    她的学习进度虽然很快,但是也没快到这种程度……
    圣上就叫人去取了纸笔来,写在纸面上给她看:“仁恂,是这两个字。恂恂如也,有君子之风。”
    田美人听得似懂非懂,但也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名字:“仁恂……”
    她拉着女儿的小手,特别高兴:“真好,你有名字啦,仁恂,你的名字真好听,你喜不喜欢呀?”
    二公主眨巴着眼睛,懵懵懂懂地看着她。
    吴太太和阿好亦是喜笑颜开,好像是终于有块巨石落了地。
    圣上被这三个女人的欢喜刺了一下,心里边微妙地有点不舒服。
    她们其实什么都没做错,但是那个场景,本身其实就是对于他无情的一种精神鞭笞了。
    他很快便寻了个由头,起驾离开了。
    走出瑶光殿,忽的想起一事来:“听皇后说,仁燧和仁佑,好像是要做面条换钱,拿来租猴皮书包?”
    宋大监笑着应了声:“是啊。”
    再觑着时辰,说:“这会儿想必已经开始了,您要是感兴趣,不妨去瞧瞧?”
    圣上眉头舒展开来:“走。”
    ……
    阮仁燧跟大公主这会儿不在御膳房,而是在尚食局。
    这地方就在后宫之内,且距离披香殿和九华殿更近,相对而言,更适合作为教学场所。
    贤妃长日无事,有这么个热闹,当然就得过来看看了。
    对于德妃来说,从繁忙的读书任务当中抽身出来,看可爱的岁岁学着蒸包子,当然也是极其有意思的消遣啦。
    尤其是在两位掌膳女官分别讲解展示之后……
    德妃起初还坐在藤椅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打着扇子呢,看了几眼,不由得坐直了身体。
    她又惊又喜,忍不住跟易女官说:“你看岁岁多聪明?上手多快呀!”
    大公主还在“面多了加水,糟糕,水加多了,那我再加点面吧”这个循环里边儿上蹿下跳。
    那边儿阮仁燧已经轻车熟路地实现了一比一粘贴复制,和出面团之后,娴熟地开始揉揉揉了。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