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章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8 00:24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扶苏好庆幸,还要感谢阿父,感谢他,让苏拥有俊美五官。
    蒙愔见他特吃这套,脸笑的像朵菊花,继续夸赞。
    “我刚刚不小心被蜜蜂蜇到,半边脸都肿了,还有点发紫。想查一下是什么蜂,才发现原来是看见小苏子帅的甘拜下风。”
    扶苏急忙捧着蒙愔的脸,左看右看:“蜇哪儿了?”
    看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宁没有被蜇,是在夸他好看!
    也不知从哪学的词,前言不搭后语,庸俗的很。
    可是……夸的他好开心呀。
    又要夸成胎盘。
    好听,爱听,希望宁多说点。
    蒙愔听到他的心声:“今天去买肉夹馍,让老板多放辣椒,结果吃一口就掉到地上,沾了泥,我哭了,原来这就是辣馍喜欢泥。”
    扶苏目瞪口呆。
    耳边只余一句话:宁喜欢我,她好喜欢我。
    他也没什么优秀之处啊。
    就是个头高了点,五官俊了点,君子六艺精通了点,脾气温和点,有钱了点。
    也不至于,不至于这么喜欢吧。
    夸的都不好意思。
    扶苏听的心满意足,见妻子口干舌燥,扯扯她的手,小声道:“宁,小声点,外面有人。”
    正在偷听的暗卫十三脑壳全是汗,努力背诵蒙愔说过的话。
    “快快快,我背这句,十四背下句,挨个往下背。”
    “必须让大王知道。”
    他们家公子和夫人是何等恩爱呀。
    小情话说的,都不好意思听。
    夸的差不多了,咕嘟灌下两杯茶,蒙愔才有空问:“扶苏,你知道大秦粮食产量几何么?”
    扶苏流畅回答:“粟的亩产约为1石至2石。”
    也就是说,小米亩产是60-120公斤。
    “麦的产量略低,约为0.8石至1.5石。”
    小麦或大麦亩产约为50-90公斤。
    “稻的产量最高,亩产是1.5石至3石。”
    水稻产量约为90-180公斤。
    “只不过稻在南方种植。”
    那里气候湿润,多水,土地肥沃,产量才这么高。
    扶苏叹口气,若北方也能种稻就好了,粮食增加,能少饿死人。
    蒙愔笑的开怀:“我有一物,大肆种植,可解饥荒。”
    “掉头,进宫!”
    她要迫不及待告诉政哥这件事,顺便要一块地,开启实验田。
    从棉花种到豆橛子再到南瓜,系统给的粮种越来越多。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种,要好好规划。
    重要的是,在这些粮食大肆推广前,绝不能被敌国得到。
    既如此,就告诉大王,让他做好安保工作。
    第75章 阿父会永远支持你
    蒙愔有特权,见嬴政无需通禀。
    宫人机灵,知晓她是大王眼前红人,二话不说前头带路。
    看到儿媳折返,嬴政心中好奇:“可是胡亥不听话?”
    蒙愔摇头,神秘兮兮道:“大王,儿臣有一大宝贝要送给您。”
    嬴政的心噗通狂跳,上次宁说送宝贝是什么来着……
    好像是马镫。
    后来送了解毒丹,可解百毒的丹。
    这一次,总不能是……
    “不可能”。
    嬴政自我否决,做人不能太贪心,得陇望蜀、欲望过剩不是好事。
    想要什么可以凭双手打下来,不能老想白嫖。
    努力压制疯狂跳动的心,舔舔嘴唇,克制问道:“哦?什么大宝贝。”
    蒙愔伸手掏啊掏,掏出一块土黄色的布,掀开一看,上面放着扁平椭圆形、米黄色的种子。
    不到指甲盖大小,看着饱满圆润。
    表面光滑,边缘较厚。
    嬴政疑惑不解:“此为何物?”
    “大王,儿臣偶然得知西方有一国家,那里物产丰富,有大秦不曾见过之物,遂派人前去搜寻。”
    嬴政点头,他知晓此事。
    “此物正是他们带回的粮种之一。”
    蒙愔说这话时一点不心虚,确实有人带回不知名粮种。
    经系统检测,是一种产量不高,味道一般的调味料。
    她便张冠李戴,安到南瓜头上。
    蒙愔有自信,大王对种子来源不会刨根问底。
    他只看重结果,不看重过程。
    果然,嬴政兴致勃勃看着南瓜种:“对比菽、粟,此物产量如何?”
    “拍马难及。”
    “彩。”
    嬴政一拍桌案。
    “正巧寡人欲伐魏,唯恐粮食不够,有夷宁的高产农作物,倒不用担心。”
    蒙愔说出目的:“大王,春天马上来了,到了粮食播种时。儿臣想要一块大大的土地,用来播种新型粮种,看产量如何。”
    “粮种来之不易,儿臣怕播种过程中出现意外,请大王拨点中尉军维持治安。”
    嬴政垂眸深思。
    听儿媳这意思,她要的土地不但大,还要肥沃,最好离咸阳不远,方便管理。
    又要戍卒守着,只怕种出来的东西珍贵异常。
    或许能改变六国格局。
    有心想问,抬头看见儿媳红扑扑的小脸,眼中满是孺慕和钦佩。
    张开的嘴默默合上。
    罢了,问那么多干嘛,总归向着他,只看结果便是。
    “咸阳东郊,渭河南岸有块地,乃先祖狩猎场所,面积宽广,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几百年来从未耕种,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夷宁若喜欢,寡人便将这块地赏给你。”
    听着政哥描述,蒙愔嘴巴张大。
    这对父子真的好大方。
    扶苏以为她没钱花,送来库房钥匙。
    政哥更是绝,上来就送几百亩的地。
    若能流传到千年后,随便盖栋房子,她的子孙后代,就能变成啥也不用干的包租婆!
    太幸福了吧。
    只是可惜,她不能要。
    那块地好似大有来头,政哥做主送她,只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没忍住叹口气,心痛说道:“大王,您口中所言,是不是上林苑?”
    嬴政含笑点头:“确是这里,寡人觉得适合种地。”
    能不适合嘛,这可是上林苑,皇家园林一部分,后来的阿房宫就建在上林苑内。
    身为皇家猎场,上林苑内圈禁不少猛兽。
    它们的便便可是好东西,能肥田。
    努力克制心底不舍,说话时带上哭腔:“大王,不用把上林苑送给儿臣,只要您允许我在那随意耕种就行。”
    嬴政不解,难道夷宁对上林苑不满意,所以说话带哭腔?
    正准备说“若不喜上林苑,寡人可把咸阳宫分出一部分,随便嚯嚯”。
    便听蒙愔补充:“大王,别忘记派士兵镇守,儿臣怕有人偷粮种。”
    “可。”
    “大王……”
    蒙愔不好意思说道:“儿臣还想要几个人。”
    “何人?”
    “墨家钜子。”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三派。
    一是邓陵氏之墨,注重墨家宗教和神秘主义倾向。
    主要在楚国活动,对秦国持批判态度。
    二是相夫氏之墨,注重墨家的伦理思想和政治实践,强调“兼爱”“非攻”。
    对秦国持中立或批判态度,主要在齐国活动。
    三就是亲秦的相里氏之墨。
    注重墨家的逻辑学和科学技术,尤其是几何学、光学和力学。
    相里氏之墨积极参与秦国政治和科技建设,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了解墨家分派流域后,蒙愔心中庆幸。
    她就想要科学技术人员,对于爱逼逼叨的相夫氏之墨,和强调“天志”“明鬼”的邓陵氏之墨,相里氏之墨真的太可爱了。
    妥妥的后代科学家,适合研究。
    听到儿媳要求,嬴政二话不说:“来人,告诉相里勤,自今日起跟着蒙夫人,不必来寡人这里听宣。”
    立马有宦官离开咸阳宫,诏告大王旨意。
    “阿父不知你要研究什么,若有需要,三千墨家子弟随时差遣。”
    一句阿父,蒙愔人傻了。
    泪眼朦胧看着嬴政,她心心念念的政哥啊,居然自称阿父。
    呜呜呜,好感动。
    什么种地、墨家、粮种全都忘掉,脑中只余“阿父”两字。
    政哥说……
    “只要你不背叛大秦,阿父会一直支持你。”
    “有什么需求只管讲,莫有不从。”
    “还要多谢夷宁对阿父的关怀。”
    “呜呜呜……”蒙愔哭的好大声。
    上一秒侃侃而谈的少女,下一秒哭成泪人。
    只因“阿父”俩字。
    “统儿,政哥好温柔啊。司马老贼说他是暴君,简直危言耸听!”
    “你见过脾气这般随意,好说话的暴君嘛。”
    “可恶的司马迁,历史记不明白,污蔑人倒有一套。”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