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2章
首页
更新于 2025-07-16 09:50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但等他吞吞吐吐的将事情说完,周立却是高兴坏了,爽朗的笑声冲破屋子,不仅院子里的三人听到了,连堂屋那边的秦劲、王秀芹也听到了。
    “你小点声!”赵丰忙去捂他的嘴巴。
    “小不了,这是大喜事,大喜事啊!”周立越想越乐,干脆一把抱住了他,还将他往上举了举,然后乐得转圈。
    “……”
    他闭上眼睛。
    但周立的笑声太大,喜悦太浓。
    片刻之后,他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这个孩子,他是期待的。
    第114章 买下人
    赵丰怀孕后,买下人便刻不容缓。
    赵丰每日的活儿挺重的,凌晨起床开始炸锅巴,和面,擀面,炸,这一套流程全是他一人做,要一直忙活五六个小时。
    补觉醒来,还要洗尿布。
    三十九岁的高龄孕夫,哪能如此辛劳。
    秦家又不是买不起下人。
    秦劲、叶妙可是有四百两巨款呢。
    得知赵丰怀孕的第二日,叶妙便不准他再凌晨起床炸锅巴了。
    之前周延年偶尔会帮着做些沙琪玛,现在赵丰怀孕,他就接过了炸锅巴的活儿。
    幸好现在是冬日,田地里没活儿。
    不然的话,秦家的锅巴生意就要停了。
    郭信恳迫不及待的遣媒人上门提亲,得知赵丰怀孕一事,他面上道喜,但一上了回程的马车,就直拍心口。
    吓死他了。
    等马车回到郭家,他直奔郭员外的正院,央求郭员外帮秦家买下人。
    他担心周康宁借此推迟婚期!
    郭员外也担心周康宁改变主意,毕竟他的金孙过了年就二十一了。
    他对买人一事颇为上心。
    东阳县小,最近这些年也没大的天灾人祸,自卖为奴的不多,再加上官府禁止拐卖人口,因此,人牙子手里的货不多,得时常盯着。
    好在秦家运气好,县令大人三年任期届满,要调去外地。
    山高路远,县令大人打算轻车简行,他要将之前刚到东阳县时买的两个奴仆卖掉。
    一个是负责浆洗的粗使夫郎。
    一个是车夫。
    这二人都是东阳县本地人,早些年因家中不幸,就卖身为奴。
    能在县令大人的手下待了三年没有被卖掉,说明此二人还凑合。
    郭员外就让郭厚给秦劲传了话。
    先买下再说。
    若是不适合,那就等县令大人走了再卖掉。
    秦劲一听竟还有这事,忙套上牛车去了县衙。
    穿越四年,他终于瞧见东阳县的父母官长什么模样。
    有郭员外在,县令大人称得上是平易近人,也未狮子大张口,以当年购买这二人的原价,将人卖给了他。
    县令大人住在县衙的内衙,因此程序走的很快。
    从县衙出来时,秦劲手中多了两张身契。
    身后也多了二人。
    粗使夫郎姓吕,今年恰好三十。
    身价是八两银子。
    他模样普通,瞧着有些木讷,一双手粗糙极了,还生着冻疮。
    车夫姓石,三十岁出头,身价是十二两银子。
    石车夫家是石家村的。
    当初追得野猪撞伤周立,让周立英雄救美的那个猎户,就是石家村的。
    秦劲家的耕牛也是从石家村买的。
    这二人都正值壮年,一个可以干家务,一个可以干农活。
    完美。
    不过,吕夫郎不善厨艺,但凡他会些其他手艺,也不至于只能干最辛苦的浆洗。
    可赵丰是要炸锅巴的。
    再者,周康宁明年就要出嫁,而家里的饭食,一向由周康宁负责。
    于是秦劲拜托郭员外再帮着留意一番。
    他想再买一个有些灶上手艺的。
    反正已经一口气买了俩,再多一个也无妨。
    全村人都知道他富,那他干脆就真的过一把地主老爷的日子。
    赶着牛车回到家,已是傍晚。
    吕夫郎、石车夫性别不同,不能住一间屋子,于是周延年就搬到之前郭信恳的屋子。
    他原来住着的小房间,让石车夫拎包入住。
    赵丰周立的屋子,左边是周康宁,右边是杂货间,秦劲将杂货间收拾了出来,让吕夫郎居住。
    家里多了两个陌生人,王秀芹、秦圆等人都端着碗跑来看热闹。
    此次买人,王秀芹没有再反对,但这二人好贵!
    比耕牛贵多了!
    而且,这二人可是在县令大人家中做过活儿的,是见过大世面的。
    但自家是庄户人家。
    她担心这二人会仗着过往的经历偷懒耍滑。
    怕秦劲叶妙脸皮薄不好直言,她就拿出了恶婆婆的款,认真盯着这二人做活。
    石车夫是壮汉,但冬天田地里没活儿,王秀芹就让他上山捡柴。
    吕夫郎的活儿也不多,因为冬日的衣服不能天天洗,棉花袄子洗的次数多了,保暖效果会大打折扣。
    于是王秀芹也打发他上山捡柴。
    对于王秀芹的行径,秦劲既好笑,又感动。
    这才是亲娘啊。
    其实,他自己也一直在暗中观察。
    就目前来说,俩人并没有因从县衙到乡下这巨大的落差而有所异样,两人话都不多,干活也麻利,背回来的干柴一捆连着一捆,已堆起了一个很大的干柴堆。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